首页 > 诗文 > 石孝友的诗 > 丑奴儿/采桑子

丑奴儿/采桑子

[宋代]:石孝友

凌花镜里桃花笑,清影团团。月淡风寒。深夜移灯许细观。武陵溪上当时事,何处飞鸾。泪纸惊澜。飘尽红英不忍看。


“丑奴儿/采桑子”译文及注释

在装饰有凌花图案的铜镜中,映照出女子如同桃花般娇美的笑容,那清晰的影子在镜中团团围绕,显得格外动人。然而,窗外的月色却显得淡淡的,寒风也轻轻吹拂着,为这深夜增添了几分清冷。女子在这样的夜晚,移动着灯火,想要更仔细地端详镜中的自己,或许也是在寻找过去的影子。

她的思绪不禁飘向了远方的武陵溪,那里曾发生过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但如今却已物是人非,不知何处还能见到那飞翔的鸾鸟。想到这里,女子的眼泪不禁滴落在纸上,溅起了一朵朵涟漪,仿佛心中的波澜也被触动。她望着窗外飘落的红英(落花),心中充满了不忍与哀伤,那些曾经的美好如今都已随风而去,只留下无尽的思念与孤独。

“丑奴儿/采桑子”鉴赏

景物与情感的交织:词中通过“凌花镜”、“桃花笑”、“清影团团”等意象,描绘了女子美丽动人的形象;而“月淡风寒”则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与女子内心的情感相呼应。同时,“深夜移灯许细观”这一动作细节,也展现了女子内心的细腻与敏感。

典故的巧妙运用:“武陵溪”的典故为词作增添了一抹神秘与浪漫的色彩,它不仅代表了女子心中的美好回忆,也暗示了那些已逝不可追的往事。这一典故的运用,使得词作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深远。

情感的递进与升华:从对镜自怜到思绪飘远,再到泪湿纸面、不忍看落花,女子的情感经历了从自我欣赏到怀念往昔再到哀伤不已的递进过程。特别是“泪纸惊澜”与“飘尽红英不忍看”两句,将女子的哀伤之情推向了高潮,让人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痛苦与无奈。

表达的感情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女子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忆,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哀伤之情。她通过对镜自怜、深夜移灯等细节描写,展现了自己内心的柔情与敏感;同时,她又借助“武陵溪”的典故和飘落的红英等意象,表达了对逝去幸福的深深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深切感受。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尽的思念。

石孝友简介

宋代·石孝友的简介

石孝友姓名:石孝友

字:次仲

籍贯:江西南昌

生卒年:不详

主要成就:以词著名,著有《金谷遗音》

...〔► 石孝友的诗(120篇)

猜你喜欢

蝶恋花·雨霰疏疏经泼火

宋代苏轼

雨霰疏疏经泼火。巷陌秋千,犹未清明过。杏子梢头香蕾破。淡红褪白胭脂涴。

苦被多情相折挫。病绪厌厌,浑似年时个。绕遍回廊还独坐。月笼云暗重门锁。


丑奴儿/采桑子

宋代石孝友

凌花镜里桃花笑,清影团团。月淡风寒。深夜移灯许细观。武陵溪上当时事,何处飞鸾。泪纸惊澜。飘尽红英不忍看。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清代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摊破江城子

宋代程垓

娟娟霜月又侵门。对黄昏。怯黄昏。愁把梅花,独自泛清尊。酒又难禁花又恼,漏声远,一更更,总断魂。 断魂。断魂。不堪闻。被半温。香半温。睡也睡也,睡不稳、谁与温存。只有床前、红独伴啼痕。一夜无眠连晓角,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


误佳期·闺怨

清代汪懋麟

寒气暗侵帘幕,孤负芳春小约。庭梅开遍不归来,直恁心情恶。

独抱影儿眠,背看灯花落。待他重与画眉时,细数郎轻薄。


发灵驿作

宋代孔平仲

晨装独入古河堤,杜宇无端向客啼。

昨夜东风吹猛雨,绿阴遮合不成泥。


崇安县驿

宋代陆游

驿外清江十里秋,雁声初到荻花洲。

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五代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忆王孙·天涯随梦草青青

明代沈宜修

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遮长短亭。枝上黄鹂怨落英。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