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
[宋代]: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随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餘心樂,将謂偷閑學少年。
接近正午时分,天上飘着淡淡的云,偶尔吹拂着轻柔的风。我沿着花丛,紧随绿柳,穿过了一条又一条溪流小桥。
旁人不知道此时我内心里的快乐,还以为我是在学年轻人的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郊游的美好图景,以及诗人内心的愉悦之情。首句“云淡风轻近午天”,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个晴朗明媚的春日午后,云淡风轻,气候宜人。次句“傍花随柳过前川”,通过“傍花随柳”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漫步于花丛柳荫之间,悠然自得地穿越溪流小桥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
后两句“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则转而抒发诗人的内心情感。诗人虽然已步入中年或老年,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份快乐却不被旁人理解。他们误以为诗人是在模仿年轻人的样子,忙里偷闲,享受春光。这里的“时人不识”与“余心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与旁人的误解之间的反差。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通过描绘春日郊游的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
表达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热爱和珍惜,以及内心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愉悦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春日郊游的图景和抒发内心感受,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旁人不理解自己内心快乐的淡淡无奈。整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给人以愉悦和温馨的感受。
宋代·程颢 的简介

程颢(1032年2月28日~1085年7月9日),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他出生于武汉市黄陂区(也有说法认为他原籍河南洛阳,后迁居湖北黄陂),是北宋时期的理学家、教育家,理学的奠基者之一,与弟弟程颐并称“二程”,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其学说在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 程颢 的诗(1篇)〕
唐代:
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雨勻紫菊叢叢色,風弄紅蕉葉葉聲。
北畔是山南畔海,隻堪圖畫不堪行。
唐代: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晚日低霞绮,晴山遠畫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鄉時。
唐代:
崔道融
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
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滿地梨花白,風吹碎月明。
大家寒食夜,獨貯望鄉情。
宋代:
辛弃疾
金谷无烟宫树绿,嫩寒生怕春风。博山微透暖薰笼。小楼春色里,幽梦雨声中。
别浦鲤鱼何日到,锦书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应随分瘦,忍泪觅残红。
金谷無煙宮樹綠,嫩寒生怕春風。博山微透暖薰籠。小樓春色裡,幽夢雨聲中。
别浦鯉魚何日到,錦書封恨重重。海棠花下去年逢。也應随分瘦,忍淚覓殘紅。
元代:
张雨
雨中市井迷烟雾,楼底雨声无著处。
不知雨到耳边来,还是耳根随雨去。
好将此语问风幡,闻见何时得暂闲。
钟动鸡鸣雨还作,依然布被拥春寒。
雨中市井迷煙霧,樓底雨聲無著處。
不知雨到耳邊來,還是耳根随雨去。
好将此語問風幡,聞見何時得暫閑。
鐘動雞鳴雨還作,依然布被擁春寒。
唐代:
白居易
谁家宅第成还破,何处亲宾哭复歌?
昨日屋头堪炙手,今朝门外好张罗。
北邙未省留闲地,东海何曾有顶波。
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
誰家宅第成還破,何處親賓哭複歌?
昨日屋頭堪炙手,今朝門外好張羅。
北邙未省留閑地,東海何曾有頂波。
莫笑賤貧誇富貴,共成枯骨兩何如?
宋代:
石孝友
醉倚危墙,望中归思生天际。山腰渚尾。几簇渔樵市。帆落西风,一段芦花水。八千里。锦书欲寄。新雁曾来未。
醉倚危牆,望中歸思生天際。山腰渚尾。幾簇漁樵市。帆落西風,一段蘆花水。八千裡。錦書欲寄。新雁曾來未。
先秦:
列御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将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
唐代:
杜甫
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
谓谁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隔戶楊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兒腰。
謂誰朝來不作意,狂風挽斷最長條。
唐代:
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上苑何穷树,花开次第新。
香车与丝骑,风静亦生尘。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
上苑何窮樹,花開次第新。
香車與絲騎,風靜亦生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