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纳兰性德的诗 >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译文及注释

如果人生的所有事情都能像初次相遇时那样美好,就不会有后来的秋风中悲伤地对着画扇感慨时光易逝了。轻易地改变了当初的情意,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

在骊山华清宫里,我们曾经山盟海誓,对着满天星辰许下心愿。即使后来遭遇了种种不幸,如同唐明皇与杨贵妃那样在长生殿里夜半私语时流下的泪水化作了雨霖铃般的哀怨,也始终无怨无悔。

但如今,我又怎能忍心责备那个薄情的锦衣郎呢?只恨当初我们曾经约定的比翼双飞、连枝共冢的美好愿望,最终却成了无法实现的泡影。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鉴赏

这首诗借用了汉唐典故,通过“秋风悲画扇”、“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比翼连枝当日愿”等词句,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若只如初见的感慨和对美好愿望无法实现的遗憾。

首句“人生若只如初见”直接点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情感易变的感慨。接着,“何事秋风悲画扇”用汉成帝妃子班婕妤被弃的典故,暗示了情感被冷落和抛弃的悲伤。

颔联“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则进一步揭示了人性中善变的本质,即使曾经深情厚意,也可能轻易地改变心意,甚至反过来说对方容易变心。

颈联“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则引用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即使遭遇不幸和背叛,也依然无怨无悔的深情。这里的“泪雨霖铃”既是对杨贵妃命运的哀悼,也是对美好情感无法实现的无奈和遗憾。

尾联“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则是对薄情男子的责备和对美好愿望的追忆。作者用“薄幸锦衣郎”来指代那个曾经深情却又变心的男子,而“比翼连枝当日愿”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的惋惜。

表达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情感易变的感慨和对美好愿望无法实现的遗憾。作者通过借用典故和营造凄美意境的方式,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接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人性中善变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真挚情感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纳兰性德简介

清代·纳兰性德的简介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纳兰性德的诗(222篇)

猜你喜欢

秋风词

唐代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

落叶聚还(huán)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早知如此绊人心,何如当初莫相识.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清代纳兰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一作:却道故心人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一作:泪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我本将心向明月

明代高明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