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曹冠的诗 > 定风波·万个琅玕节日影

定风波·万个琅玕节日影

[宋代]:曹冠

万个琅玕节日影,两堤杨柳蘸涟漪。鸣鸟一声林愈静。吟兴。未曾移步已成诗。

旋汲清汀烹建茗,时寻野果劝金卮。况有良朋谈妙理。适意。此欢莫遣俗人知。


“定风波·万个琅玕节日影”译文及注释

万竿翠竹在阳光下摇曳生姿,节日的光影在其间跳动。两岸的杨柳低垂,轻柔地触碰着水面,涟漪一圈圈荡漾开去。林中突然传来一声鸟鸣,却让这幽静之林更显宁静。我兴起吟诗之念,还未曾移动脚步,诗句已在心中酝酿而成。

我转身去清澈的小溪边取水,用来烹煮建州的名茶。时不时地在野外寻找些野果,用来劝酒助兴。更何况还有好友相伴,共谈人生的妙理。这样的生活真是惬意无比,这种欢乐还是不要让俗人知晓吧。

“定风波·万个琅玕节日影”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文人雅趣的诗词。首句“万个琅玕节日影,两堤杨柳蘸涟漪”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节日里竹影婆娑、杨柳依依的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美的氛围。接着,“鸣鸟一声林愈静”一句,以动衬静,更加凸显了林间的幽静。而“吟兴。未曾移步已成诗”则展现了诗人面对美景时,诗兴大发,心中已有诗句酝酿的文人情怀。

下片,“旋汲清汀烹建茗,时寻野果劝金卮”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品茶、尝果、饮酒的闲适生活。这种生活不仅充满了乐趣,更体现了文人追求自然、崇尚简朴的生活态度。而“况有良朋谈妙理”一句,则点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共同的兴趣爱好。他们在一起谈论人生的妙理,享受着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最后,“适意。此欢莫遣俗人知”一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珍惜。他认为这种快乐是如此的美好和难得,因此不愿意让俗人知晓,以免破坏了这份宁静和美好。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纯净生活的向往。

表达的感情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文人雅趣的追求。诗人通过描绘节日里竹影、杨柳、鸟鸣等自然元素以及品茶、尝果、饮酒等文人活动,展现了自己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和精神愉悦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纯净生活的向往。这种感情贯穿全诗,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清新脱俗的气息和文人特有的韵味。

曹冠简介

宋代·曹冠的简介

曹冠字:宗臣(也有一字宗元的说法)

号:双溪居士、双溪

祖籍:东阳(今属浙江)

主要身份:词人

...〔► 曹冠的诗(1篇)

猜你喜欢

定风波·万个琅玕节日影

宋代曹冠

万个琅玕节日影,两堤杨柳蘸涟漪。鸣鸟一声林愈静。吟兴。未曾移步已成诗。

旋汲清汀烹建茗,时寻野果劝金卮。况有良朋谈妙理。适意。此欢莫遣俗人知。


山坡羊·一个犁牛半块田

元代张养浩

一个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夜归儿女话灯前,今也有言,古也有言。

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南山空谷书一卷,疯也痴癫,狂也痴癫。


辛夷坞

唐代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次石湖书扇韵

宋代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小满

宋代 欧阳修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迎风笑落红。


山雨

唐代皎然

一片雨,山半晴。

长风吹落西山上,满树萧萧心耳清。

云鹤惊乱下,水香凝不然。

风回雨定芭蕉湿,一滴时时入昼禅。


余杭四月

元代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


夜归丁卯桥村舍

唐代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

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

自有还家计,南湖二顷田。


步入衡山

宋代范成大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田舍

宋代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