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刘长卿的诗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代]: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全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雪夜山村的宁静景象,并透露出诗人对归家温暖的渴望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译文 太阳即将落山,远处的苍山显得更加遥远;天气寒冷,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贫寒。 透过柴门,隐约听到狗叫的声音;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有行人正在归家。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鉴赏

首句“日暮苍山远”,以“日暮”点明时间,以“苍山远”描绘出远山在暮色中的朦胧与深邃,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氛围。次句“天寒白屋贫”,“天寒”不仅指天气的寒冷,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清;“白屋”指简陋的茅屋,与“贫”字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艰苦与朴素。

后两句“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整首诗的精华所在。诗人通过“柴门”、“犬吠”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勾勒出了一幅温馨而宁静的雪夜归家图。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行人的归家声与狗叫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温暖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安宁。同时,这两句诗也透露出诗人对归家温暖的渴望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全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雪夜山村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归家温暖的渴望、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在寒冷的天气和简陋的环境中,诗人却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生活的美好,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态度也是整首诗所要传达的。

刘长卿简介

唐代·刘长卿的简介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刘长卿的诗(17篇)

猜你喜欢

咏荆轲

魏晋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昼夜乐·冬

元代赵显宏

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飘飘地乱舞琼瑶,水面上流将去了。觑绝似落英无消耗,似那人水远山遥,怎不焦?今日明朝,今日明朝,又不见他来到!

佳人,佳人多命薄!今遭,难逃。难逃他粉悴烟憔,直恁般鱼沉雁杳!谁承望拆散了鸾凤交,空教人梦断魂劳。心痒难揉,心痒难揉。盼不得鸡儿叫。


立冬

唐代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塞上曲送元美

明代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就义诗

明代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之零陵郡次新亭

南北朝范云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

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

沧流未可源,高帆去何已。


侍宴咏石榴

唐代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幼女词

明代毛铉

下床着新衣,初学小姑拜。

低头羞见人,双手结裙带。


游东田

南北朝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咏雪

清代郑燮

一片两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都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