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张耒的诗 > 初见嵩山

初见嵩山

[宋代]: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初见嵩山”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旅途劳顿之后,于自然之中寻得慰藉与解脱的心境。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赏析以及所表达感情的详细阐述:

译文 多年来我骑马奔波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身心疲惫,幸好有那青山敞开胸怀接纳了我。傍晚时分,北风将细雨吹散,几座山峰在云雾中显露出来,显得格外清瘦而挺拔。

“初见嵩山”鉴赏

首句“年来鞍马困尘埃”:开篇即点出诗人多年来的奔波劳碌,以“鞍马”代指旅途,以“困尘埃”形容旅途的艰辛与尘世的纷扰,为全诗奠定了一种疲惫而沉重的基调。

次句“赖有青山豁我怀”:笔锋一转,诗人以“赖有”二字表达了对青山的感激之情,青山以其广阔的胸怀和清新的气息,为诗人提供了心灵的慰藉,使他的胸怀得以豁然开朗。这里,“青山”不仅是自然之景,更是诗人精神寄托的象征。

三、四句“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青山中的所见所感。日暮时分,北风将细雨吹散,天空逐渐放晴,几座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显得格外清瘦而挺拔。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超脱与坚韧。在经历了尘世的纷扰之后,诗人仿佛也如这山峰一般,洗净了铅华,露出了本真的自我。

全诗表达的感情

全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尘世纷扰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超脱,他能够在青山中找到心灵的归宿,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与解脱。整首诗情感真挚而深沉,意境清新而高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与感悟。

张耒简介

宋代·张耒的简介

张耒

张耒,北宋文学家,字文潜,号柯山,擅长诗词,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全宋词》《全宋诗》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学于陈,学官苏辙重爱,从学于苏轼,苏轼说他的文章类似苏辙,汪洋澹泊。其诗学白居易、张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输麦行》多反映下层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风格平易晓畅。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 张耒的诗(6篇)

猜你喜欢

寒食城东即事

唐代王维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踘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西池落泉联句

唐代裴度

东阁听泉落,能令野兴多。

散时犹带沫,淙处即跳波。

偏洗磷磷石,还惊泛泛鹅。

色清尘不染,光白月相和。

喷雪萦松竹,攒珠溅芰荷。

对吟时合响,触树更摇柯。

照圃红分药,侵阶绿浸莎。

日斜车马散,馀韵逐鸣珂。


浣溪沙·洞庭

宋代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白云泉

唐代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陆浑山庄

唐代宋之问

归来物外情,负杖阅岩耕。

源水看花入,幽林采药行。

野人相问姓,山鸟自呼名。

去去独吾乐,无然愧此生。


江南曲四首·其三

唐代储光羲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船流 一作:轻舟)


点绛唇·闲倚胡床

宋代苏轼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初见嵩山

宋代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南北朝谢灵运

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

清晖能娱人,游子憺忘归。

出谷日尚早,入舟阳已微。

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趋南径,愉悦偃东扉。

虑澹物自轻,意惬理无违。

寄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


游水西简郑明府

唐代李白

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

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

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

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

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

吟玩空复情,相思尔佳作。

郑公诗人秀,逸韵宏寥廓。

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