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赵嘏的诗 > 江楼感旧

江楼感旧

[唐代]: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江楼感旧”译文及注释

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思绪飘渺无边,月光皎洁如同流水倾泻,而江水又仿佛与天空连成一片,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水。曾经一同来此赏月的人啊,如今你身在何方?眼前的风景依旧,朦胧中似乎与去年并无二致,但心境却已大不相同,因那共赏之人已不在身旁。

“江楼感旧”鉴赏

意境营造:诗的前两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通过“独上”、“思渺然”等词,营造出一种孤寂、深远的氛围。月光与江水相互映照,形成了一种朦胧而梦幻的美,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远方人的深切思念。

情感表达:后两句“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故人的深切思念。通过对比“同来望月”的欢乐与“人何处”的失落,以及“风景依稀似去年”的物是人非之感,深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艺术手法: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丰富。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所作,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尤其擅长七言律诗,其作品多富有深情和意境。

《江楼旧感》一诗,据推测,很可能是赵嘏在进士落第后东归返乡的途中或之后创作的。在那个特定的时刻,诗人可能经历了人生的挫折与失落,内心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

具体情境 时间:一个风平浪静的夜晚,这样的环境往往能引发人的深思与感慨。

地点:诗人独自登上了一座濒临江边的小楼,这里可能是他过去常与友人相聚、共赏美景的地方。

情感:登楼远眺,清澈的月光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如此美景却无人共赏,诗人不禁想起了去年与友人同赏月色的情景。如今,友人已不知去向,自己又孤身一人,物是人非的感慨油然而生。

文学价值

这首诗以其淡雅的语言、深远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无数读者。诗人通过描绘江楼夜景和抒发内心感慨,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融为一体,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友情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江楼旧感》的创作背景与诗人赵嘏的人生经历和情感状态密切相关,是他在特定情境下抒发内心感慨的佳作。

赵嘏简介

唐代·赵嘏的简介

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 赵嘏的诗(3篇)

猜你喜欢

点绛唇·再和送钱公永

宋代苏轼

莫唱阳关,风流公子方终宴。秦山禹甸。缥缈真奇观。

北望平原,落日山衔半。孤帆远。我歌君乱。一送西飞雁。


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

唐代柳宗元

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春风无限潇湘意,欲采蘋花不自由。(蘋花 一作:苹花)


送皇甫别驾往开州

明代李攀龙

衔杯昨日夏云过,愁向燕山送玉珂。

吴下诗名诸弟少,天涯宦迹左迁多。

人家夜雨黎阳树,客渡秋风瓠子河。

自有吕虔刀可赠,开州别驾岂蹉跎。


赠羊长史·并序

魏晋陶渊明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愚生三季后,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圣贤留余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甪,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芜。

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

唐代杜甫

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沉年苦无健。

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

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

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清代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蓦山溪·题钱氏溪月

宋代姜夔

与鸥为客,绿野留吟屐。两行柳垂阴,是当日、仙翁手植。一亭寂寞,烟外带愁横。荷苒苒,展凉云,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秀句君休觅。万绿正迷人,更愁入、山阳夜笛。百年心事,惟有玉阑知,吟未了,放船回,月下空相忆。


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宋代苏轼

天岂无情,天也解、多情留客。春向暖、朝来底事,尚飘轻雪。君过春来纡组绶,我应归去耽泉石。恐异时、怀酒忽相思,云山隔。

浮世事,俱难必。人纵健,头应白。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欲向佳人诉离恨,泪珠先已凝双睫。但莫遣、新燕却来时,音书绝。


怀吴中冯秀才

唐代杜牧

长洲苑外草萧萧,却算游程岁月遥。

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

唐代李白

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

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