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蒜老叟翻译及原文启发
- 《文言文》
- 2024-09-18 09:23:58

南阳县有杨二相公者,精于拳勇。能以两肩负两船而起,旗丁数百以篙刺之,篙所触处,寸寸折裂.以此名重一时,率其徒行教常州。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忽一日,有卖蒜叟,龙钟伛偻,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众大骇,走告杨。杨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愈怒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乃广约众人,写立誓劵。
令杨养息三日,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了。”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
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
译文
在南阳县,有一位名叫杨二相公的人,他精通拳术,勇猛过人。他能够用双肩扛起两艘船,让它们同时升起,而当他展示这项技艺时,数百名船工用竹篙刺向他,但凡是竹篙碰到的地方,都寸寸断裂。因此,他在当时名声大噪,并带领着他的徒弟们在常州传授武艺。每当他到演武场传授枪棒时,观众都围得水泄不通。
有一天,突然出现了一个卖蒜的老头,他年迈龙钟,弯腰驼背,咳嗽声不断,却在一旁斜眼看着杨二相公,还出言嘲笑他。众人见状大惊,连忙跑去告诉杨二相公。杨二相公听后大怒,将老头叫到面前,他挥拳打向砖墙,拳头深深陷入墙中约一尺多深,然后傲慢地对老头说:“你能像我这样做到吗?”老头回答说:“你能打墙,但不一定能打人。”杨二相公更加愤怒,骂道:“老东西,你敢让我打吗?打死了可别怨我!”老头笑着说:“我这把老骨头,如果能以死来成就你的名声,那又有何怨言呢?”于是,他们召集了很多人,写下了生死状。
之后,杨二相公被要求休息三天。到了约定的日子,老人将自己绑在树上,解开衣服露出腹部。杨二相公故意在十步开外的地方站定,蓄足力气,奋力向老人打去。然而,老人却像没事人一样,静静地站在那里。只见杨二相公突然双膝跪地,磕头说:“晚辈知错了。”原来,他的拳头已经被老人夹在了腹中,怎么也拔不出来。他苦苦哀求了很久,老人才鼓起腹部,将他的拳头放了出来。这时,杨二相公已经被甩出了石桥之外。
老人则慢慢地背起他的蒜担,悠闲地离开了,始终没有告诉人们他的姓名。
赏析
这篇故事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武术高手杨二相公与看似平凡无奇的卖蒜老人之间的较量。杨二相公以力大无穷、拳术精湛自居,却在老人面前不堪一击,这既是对他傲慢无礼的惩罚,也是对真正武艺高强的另一种诠释——不在于外在的力量和名声,而在于内在的修为和谦逊。
老人的形象虽然不起眼,但他所展现出的从容不迫、深藏不露的武艺,以及对待挑战者的宽容和慈悲,都让人深感敬佩。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人们,真正的强者不是靠炫耀和欺凌他人来彰显自己的,而是应该保持谦逊和低调,用智慧和实力去解决问题。
启发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谦逊使人进步:杨二相公的失败在于他的傲慢和自大,而老人的成功则在于他的谦逊和低调。这告诉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实力胜于虚名:真正的实力不是靠吹嘘和炫耀得来的,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修炼来积累。只有真正有实力的人,才能在关键时刻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宽容与慈悲:老人对待杨二相公的态度展现了他的宽容和慈悲之心。这种品质不仅能让我们在面对挑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还能让我们在与人相处时更加和谐和融洽。
不要以貌取人:卖蒜老人的外表虽然不起眼,但他却拥有超凡的武艺和智慧。这提醒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只看他的外表或名声,而应该深入了解他的内在品质和实际能力。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9-18 09:23:58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wenyanwen/9502.html
上一篇
绿蚁新醅酒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智子疑邻的文言文翻译
相关文章
- 1. 和桃源诗序翻译及原文
- 2. 童趣文言文
- 3. 读书要三到翻译和原文
- 4. 醉翁操苏轼原文及翻译
- 5.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译文赏析
- 6.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 7.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 8. 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