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国脉微如缕原文翻译
- 《文言文》
- 2024-09-12 09:48:21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试看取当年韩五。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谈笑起,两河路。
少时棋柝曾联句。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快投笔,莫题柱。
这首词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与对时局的深切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与呼唤。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
国家的命运如同细线般微弱,不禁要问,何时能拿到那长缨,将敌寇的首领捆缚?人间难道就没有英勇的好汉了吗?为何不给他们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大的施展空间?看看当年的韩世忠(韩五),他并没有得到神仙的传授,也没有骊山老母的帮助,却能在谈笑间收复失地,畅通两河之路。
回忆起少年时,我们曾一起探讨兵法,联句作诗。但如今,当我登上高楼,对镜自照,不禁感叹时机一再错失。听说北方边境战事紧急,敌人攻势凶猛。你不要轻信那些说敌人轻易可灭的虚言,自古以来,都是一位贤能之人能够解决国家危难。即使有坚固的城池和防线,也不能没有像张巡、许远这样的忠勇之士。因此,我们应该迅速行动起来,投笔从戎,不要只是空谈抱负,在柱子上题诗留念了。
赏析
爱国情怀与忧虑:全词开篇即以“国脉微如缕”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随后通过“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的质问,展现了作者渴望有英雄人物出现,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的急切心情。
对英雄人物的敬仰:词中通过“试看取当年韩五”一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像韩世忠这样的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当前时代需要更多这样的英雄来拯救国家。
对时局的批判与呼吁:“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这两句既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批判,也是对英雄人物未能得到应有重视和支持的感慨。而“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则进一步强调了人才在国家危难中的重要作用,呼吁国家应该重视并培养忠勇之士。
个人经历与感慨:“少时棋柝曾联句”至“事机频误”几句,通过回忆少年时的壮志豪情与如今的无奈感慨,表达了作者对个人命运的唏嘘和对时局的无奈。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国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最后以“快投笔,莫题柱”的坚定语气,呼吁自己及有志之士要迅速行动起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9-12 09:48:21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wenyanwen/9463.html
上一篇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怎么读
下一篇
草满池塘水满陂怎么读
相关文章
- 1. 和桃源诗序翻译及原文
- 2. 童趣文言文
- 3. 读书要三到翻译和原文
- 4. 醉翁操苏轼原文及翻译
- 5.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译文赏析
- 6. 触龙说赵太后译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 7. 丰乐亭记文言文翻译
- 8. 宋玉对楚王问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