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画”译文及注释

远看山有色:从远处看,山峦的颜色清晰可见,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里的“色”指的是山的颜色、景色,描述了画面的生动与逼真。

近听水无声:但当你走近想要聆听流水的声音时,却听不到任何声响。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静态的画面,与常见的“近听水有声”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画作的逼真感。

春去花还在: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但画中的花朵仍然盛开,没有凋谢。

这句诗揭示了画作能够跨越时间的限制,保留住春天的美好。

人来鸟不惊:即使有人走近,画中的鸟儿也不会受到惊吓而飞走。

这句诗再次强调了画作的逼真程度,以及画作与现实世界的差异。

“画”鉴赏

《画》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通过简洁的文字,巧妙地描绘了一幅山水花鸟画的特点,使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画中的静谧与美好。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一、结构与内容

首句“远看山有色”:这句诗以“远”字为视角,描绘了山峦在远处呈现出的清晰色彩。这里的“色”不仅指山的颜色,也暗示了山的景色之美。通过“远”字,诗人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画中山的静谧与广阔。

次句“近听水无声”:与首句形成对比,这句诗以“近”字为视角,描绘了水流在近处却无声的情景。这里的“无声”不仅指水流的静谧,也暗示了画中的静谧与和谐。通过“近”字,诗人进一步强调了画中的静态美,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画中的宁静与美好。

三、四句“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两句诗分别描绘了画中的花和鸟。春天已经过去,但画中的花朵仍然盛开;人走近了,枝头上的鸟儿却没有受到惊吓。这里通过“春去”与“花还在”、“人来”与“鸟不惊”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画中的静态美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二、艺术特色 对仗工整:这首诗四句诗都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如“远看”与“近听”、“山有色”与“水无声”、“春去”与“人来”、“花还在”与“鸟不惊”。这种对仗不仅使诗句更加整齐美观,也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反义词运用:诗中多组反义词的运用,如“远”与“近”、“有”与“无”、“去”与“来”、“惊”与“不惊”等,这些反义词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句的对比效果,也进一步突出了画中的静态美与和谐。

简洁含蓄: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诗人通过描绘画中的山、水、花、鸟等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借画中的静态美与和谐,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期望和向往。 三、情感表达

这首诗通过描绘画中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借画中的静态美与和谐,表达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期望和向往。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像画中的景物一样,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追求真正的幸福和美好。

总之,《画》这首诗以其简洁的文字、深刻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画中的自然美与和谐,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期望和向往。

王维简介

唐代·王维的简介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王维的诗(74篇)

猜你喜欢

遣兴

清代袁枚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寻胡隐君

明代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月儿弯弯照九州

宋代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淮村兵后

宋代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七哀诗三首·其一

两汉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委身 一作:远身)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塞上

宋代柳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十

魏晋陶渊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讵可待。(辰 一作:晨)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十八首·其十四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襄邑道中

宋代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寄王琳

南北朝庾信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