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蒋捷的诗 > 一剪梅·舟过吴江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代]:蒋捷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剪梅·舟过吴江”译文及注释

一片春愁,等着美酒冲淡。船在江上行进,岸边的酒旗,向我召唤。秋娘渡口,泰娘桥边,东风柔和,春雨潇潇。

甚么时候回到家,脱洗游子的衣袍?闲把银字笙管调弄,静把心字薰香轻烧。无情的岁月啊,最容易把人抛弃。又是樱桃泛红,芭蕉碧绿时期。

“一剪梅·舟过吴江”鉴赏

一、这首词通过舟过吴江(指流经江苏吴江县的吴淞江)时所见的情景,抒写游子思归、感叹流光易逝的心情。词中由春情与春愁中表现出苦乐的人生,以及对爱情生活的向往。

二、这首词四组四字相叠的排句,写得特别灵动流丽,如(1)“江上舟摇,楼上帘招”,写出水上及陆上所见的小城热闹景象,“摇”字可以想见舟船的颠簸,“招”字可以想见酒帘的诱人。(2)“风又飘飘,雨又潇潇”,让人可以产生听觉上的风声雨声,感触到那飘飘扬扬、如丝不绝的梅雨和词人心中的愁绪。(3)“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描写对温馨、宁静家庭生活的向往,以及(4)“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通过一“红”一“绿”巧妙地暗示了春去夏来的时序推移和对年华流逝的感觉,也都是值得我们细细体味的。

创作背景

南宋亡后,蒋捷怀着亡国之痛,隐居姑苏一带太湖之滨,漂泊不仕。《一剪梅》这首词有副题“舟过吴江”,是蒋捷于南宋被灭之初,写自己乘船经过吴江县时,见春光明媚的风景,借以反衬自己羁旅不定的生活,感叹时光的流逝。

蒋捷简介

宋代·蒋捷的简介

蒋捷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常州府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 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蒋捷的诗(3篇)

猜你喜欢

一剪梅·舟过吴江

宋代蒋捷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宋代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更漏子·柳丝长

宋代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代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宋代卢祖皋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间,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石州慢·薄雨收寒

宋代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念奴娇·过洞庭

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青门引·春思

宋代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代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卖花声·题岳阳楼

宋代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