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蒋捷的名句 >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出自宋代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译文及注释

年少时,我常在歌楼上聆听雨声,红烛映照下罗帐昏暗。 壮年时,我漂泊在客舟中听雨,江面宽广,云雾低垂,失群的孤雁在西风中哀鸣。

如今,我已在寺庙的屋檐下听雨,两鬓斑白,岁月如梭。 世间的悲欢离合总是那么无情,就任凭那阶前的秋雨,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鉴赏

这首词以“听雨”为线索,通过描绘词人在不同人生阶段听雨的场景和心境,展现了他对人生经历和情感的深刻感悟。

上片以“少年听雨歌楼上”开篇,营造出一种浪漫而悠闲的氛围,暗示着词人年少时的无忧无虑和青春的美好。接着,“壮年听雨客舟中”一句,将场景切换到词人壮年时的漂泊生涯,通过“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的描写,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下片则进一步描绘了词人老年时的听雨场景。“而今听雨僧庐下”一句,将词人的人生阶段推向了晚年,而“鬓已星星也”则直接点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沧桑。最后,“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两句,以超脱的态度表达了词人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刻理解和无奈接受。

情感表达:

这首词通过描绘词人在不同人生阶段听雨的场景和心境,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感悟和对情感的无奈接受。词中既有对青春美好的怀念,也有对壮年漂泊的孤独和迷茫,更有对老年岁月的沧桑和超脱。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人生的悲欢离合,也有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蒋捷简介

宋代·蒋捷的简介

蒋捷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 宋末元初常州府阳羡(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 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 蒋捷的诗(3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