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译文及注释
天空连接着翻滚的波涛和黎明的薄雾,银河似乎也在转动,无数的帆船在舞动。我仿佛在梦中回到了天宫,听到了天帝的询问,他关切地问我将回到哪里。
我回答说我的路途漫长,感叹日暮将至,尽管我努力学习诗歌,但我的诗句并不足以令人惊艳。此刻,我仿佛看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鸟正在展翅高飞。风啊,请不要停下,让我的船儿随风飘荡,直抵那三座仙山。
“渔家傲”鉴赏
李清照是中国文坛首屈一指的女词人,其词以清丽婉约见称,而《渔家傲》风格豪迈瑰奇,引人瞩目,可谓是李清照词的别调。学界普遍认为这首词作于建炎四年(公元1130),时赵明诚已卒,政局不稳,李清照孤苦无依,飘泊在浙江一带。
南宋黄昇《花庵词选》、曾慥《乐府雅词》选录此词,词牌下均附有小题「记梦」二字,可知此词乃记述梦境的作品。李清照《渔家傲》分上下片,两片之间没有像一般词作有明显分工敍述的痕迹,反而一气直下,连贯不断,稍为特别。上片首二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写景雄伟壮阔,笔力不凡,清代黄蓼园《蓼园词选》推许云:「无一毫钗粉气。」两句直写梦境,描写破晓时分,星河转淡,东方渐白,晨雾未散之间,晓云横空,团团如浪涛,极为壮观;此时俯望沧海,千帆竞发,舞浪远驰,极为浩荡。「接」、「连」、「转」、「舞」诸字,烹炼动词,益使词句气脉连贯,刚健有力。「彷彿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叁句,扣紧小题「记梦」,敍记梦境中作者乘舟远游,彷彿来到天上帝所。「帝所」,指帝皇的居所。北宋亡后,南宋政权未稳,高宗驻驆的行在所为万民所归之地,时李清照夫亡无依,有投奔行在所的想法。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建炎叁年)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任勅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睦。又弃衣被走黄巖,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驆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可知当时李清照殷勤奔走温州、绍兴、台州等地,飘泊不安,「雇舟入海,奔行朝」二句所云与本词上阕所述情景吻合,因此梦境其实就是作者现实的处境,更可以确定词为李清照南渡之后的作品。综观上片所述,作者用梦游天廷的经歷,塑造一个浪漫奇幻的意境,「殷勤问我归何处」句,用天帝顾问其去处的方式,抒发其飘泊无定、归宿茫茫的失落之情。
下片写李清照回答天帝所问,流露其对理想乐土的追求。「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二句,明显是紧接上片天帝所问,作者直抒胸臆,感慨年华老去,前路漫漫,桑榆晚景,即使有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才华,亦是徒负而已,情感沈郁痛苦,有点不满现实的感慨,此亦暗用屈塬《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作者借此写美人迟暮的感慨,亦带出其上下求索、追求理想的决心。因此「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叁山去」叁句,正是反映作者那种永不放弃的决心,有如大鹏乘风而起,振翅高飞,此处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叁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作者用大鹏乘风直上九万里飞徙南冥的故事,写出远大的怀抱,意象宏阔,辞气磅礡,与其向来的婉约风格完全不同,故梁启超评曰:「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词末「风休住」叁字更短劲有力,表现作者自勉自励,逆境进取,豪情壮采,积极盼望大风不要停住,加快大鹏高飞远去,末句「蓬舟吹取叁山去」写前往的地方,「蓬舟」唿应上片「千帆」,「叁山」即传说海上叁座神山乐土:方丈、蓬莱、瀛州叁山,从而反映作者梦中乘舟追寻人间乐土的理想,婉转流露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综观而言,李清照一生经歷宋室南渡的大时代,政局动盪,加上丈夫赵明诚去世,家国剧变,双重打击,飘泊无依,内心痛苦郁闷。这首作品小题虽为「记梦」,然而梦境往往是现实生活的一个反射,所以作者以梦游形式,与天帝对话,反映其年华虽去,但对理想的追求却不挠不折,婉转中流露其对现实处境的不满。本词雾、舞、所、语、处、暮、句、举、住、去字押韵,声调沈着,与作者沈郁的心境配合一致。
创作背景
这首词应为南渡后之作,约作于建炎四年(公元1130),时李清照四十七岁。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建炎叁年)冬十二月,金人陷洪州。……上江既不可往,又虏势叵测。有弟迒任勅局删定官,遂往依之,到台,台守已遁,之剡,出睦。又弃衣被走黄巖,雇舟入海,奔行朝。时驻驆章安,从御舟海道之温,又之越。」可知自赵明诚病卒后,政局不稳,李清照孤苦无依,奔走各地,与《渔家傲》所云「殷勤问我归何处」的情景相似,可以确定本词作于南渡之后。
李清照简介
宋代·李清照的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李清照的诗(37篇)〕猜你喜欢
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水龙吟·春恨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对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