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周文璞的诗 > 一剪梅·风韵萧疏玉

一剪梅·风韵萧疏玉

[宋代]:周文璞

风韵萧疏玉一团。更着梅花,轻袅云鬟。这回不是恋江南。只是温柔,天上人间。

赋罢闲情共倚阑。江月庭芜,总是销魂。流苏斜掩烛花寒。一样眉尖,两处关山。

“一剪梅·风韵萧疏玉”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优雅的气质、姣好的容颜,插上梅花更觉得娇艳,我把秀发高高束起,越发显得轻袅逸散。我这样刻意打扮得漂漂亮亮,不是留恋江南秀丽的水乡,而是怀着我满腔的温柔,去思念远在那里的情郎。我们相距那么遥远,仿佛一个在天上一个在人间。

心中无聊我戴着梅花倚栏望远,只看到前方江水渺茫月光惨淡,近处则是久已无人欢语满目荒芜的庭院,观此景惹人内心生出无限伤感。看眼前,屋内帐前流苏斜垂,蜡烛的光晕也让人感到发寒,不禁让我平昔舒展的眉头,此刻又皱成了两座关山。

注释

鬟:huán,旧时妇女梳的环形发髻。

轻袅云鬟:秀发飘逸如轻云。

庭芜:庭院内丛生的草。

“一剪梅·风韵萧疏玉”鉴赏

赏析

这首小令写闺中女子怀念远人,题材虽为常见,但运思巧妙,意味亦颇深长。通篇以梅花为抒发感情的媒介物,分四个层次将怀人念远的主题表达完毕。

开篇“风韵萧疏玉一团。更着梅花,轻袅云鬟”三句着意描述女主人公美丽的容姿。直言其风韵萧娴,貌美如玉。再加上高耸的云髻,上插梅花,随风摇曳。可谓人面、梅花两相映衬,使美人显得更加娇妩动人。这里一个“更”字突出美人──闺中思妇著意折梅为饰的举动。主人公为何著意于梅花,谈至下一句方始明白,原为词人在这里暗用“一枝春”典故。据《太平御览》收《荆州记》记述,南朝陆凯自江南折梅并赋诗寄赠远在长安的好友范晔。后常用此代指对家乡和友人的怀念。故尔词人在抒写思妇“更著梅花”之后,明明白白地告诉读者,她“这回不是恋江南。”即言思妇这一次着意佩饰梅花并不是对江南故乡的思念。而“只是温柔,天上人间”之故。即只是因为曾经和自己恩爱谐处、度过一段神仙般的甜蜜生活的意中人已分手去了江南,而今自己是多么地孤苦寂寞!“温柔”二字是思妇“更著梅花”的真正原因。这正是她浓郁相思的情结所在。

“天上人间”表明过去的温柔和现在的离索有如天壤之别。主人公对曾经有过的美好生活的留连、珍惜、向往,全在后三句怅惘的情感中真挚质朴地流露出来。下片对主人公解不开的情结加以表述。过片“赋罢闲情共倚阑”写女主人公赋诗完毕,带着闲愁倚阑凝望。赋诗、倚栏皆为排解闲愁之举,然而“剪不断,理还乱”,她看到的只是“江月庭芜,总是销魂”那一片令人丧魂的一轮江月照耀着荒凉冷落的庭院之景。“总是”二字概括了思妇凡所触目,无不伤情之意。“江月”二句为全词抹上一层幽冷的色调。接着“流苏斜掩烛光寒”句再一次为思妇空闺独守的环境的凄清色调浓抹一笔。流苏,指闺房中用羽毛或丝线做成的穗状垂饰,这里代指罗账。这一句是说闺房内烛影摇曳,罗帐虚掩。一个“寒”字把烛花绽满、烛光昏暗的闺房冷落气氛渲染到到极点。结尾二句“一样眉尖,两处关山”对主人公忧思郁结、双眉紧锁的情态加以描述。眉尖、关山取古代形容佳人眉如远山之说以刻划思妇的外部面貌。

全词从思妇插梅为饰写起,引出她对当年与她相亲相爱而今分手而去江南的意中人无限留恋之情,以及别后的离索情怀。意脉断续自然,结构圆转流畅,颇能见出词人工致娴熟的填词技巧。

周文璞简介

宋代·周文璞的简介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 周文璞的诗(1篇)

猜你喜欢

穿井得一人

先秦吕不韦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蓦山溪

宋代石孝友

醉魂初醒。强起寻芳径。一似楚云归,诮没个、鳞书羽信。疏狂踪迹,虚度可怜春,阴还闷。晴还困。赢得无端病。

菱花宝镜。拆破双鸾影。别袖忍频看,生怕见、啼红醉粉。而今憔悴,瘦立对东风,红成阵,绿成阴,况是春将尽。

南乡子

宋代石孝友

梅雪弄芳馨。饯日迎辰契月蓂。争着琴堂称贺处,娉婷。满捧霞觞璨鲤庭。

鹤等更龟龄。八十仙翁醉复醒。好倩洛阳驰誉手,丹青。乞与人间作寿星。

纸鸢

宋代王令

谁作轻鸢壮远观,似嫌飞鸟未多端。

才乘一线凭风去,便有愚儿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终日遂为安。

扶摇不起沧溟远,笑杀鹏抟似尔难。

赠赵伯鱼

宋代韩驹

昔君叩门如啄木,深衣青纯帽方屋。

谓是诸生延入门,坐定徐言出公族。

尔曹气味那有此,要是胸中期不俗。

荆州早识高与黄,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寓居吴兴

宋代曾几

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

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

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

低回又作荆州梦,落日孤云始欲愁。

醉落魄

宋代石孝友

红娇翠弱。怨人珠泪频偷落。归期莫负青笺约。雨断云销,总是初情薄。

夜深秋气生帘幕。半衾依旧空闲却。故人何处孤舟泊。两岸秋声,一夜风涛恶。

蓦山溪·莺莺燕燕

宋代石孝友

莺莺燕燕。摇荡春光懒。时节近清明,雨初晴、娇云弄暖。醉红湿翠,春意酿成愁,花似染。草如剪。已是春强半。小鬟微盼。分付多情管。痴呆不知愁,想怕晚、贪春未惯。主人好事,应许玳筵开,歌眉敛。舞腰软。怎向轻分散。

江城子·青青杨柳水边桥

宋代石孝友

青青杨柳水边桥。水迢迢。柳摇摇。缓引离觞,频驻木兰桡。我是行人君是客,俱有恨,总无聊。

冰澌波暖数琼瑶。舞晴飚。拂春潮。一片别魂,销尽遣谁招。不似严阳山上雪,魂易尽,雪难销。

忆秦娥·秦楼月

宋代石孝友

秦楼月。秦娥本是秦宫客。秦宫客。梦云风韵,借仙标格。相从无计不如休,如今去也空相忆。空相忆。尊前欢笑,梦中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