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庾信的诗 >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南北朝]:庾信

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译文及注释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鉴赏

鉴赏

庾信留仕北朝后,常常面对异域风物而起羁旅之叹。但这首诗所描写的边塞景象,并不一定是即目所见,而是综合若干具有北方特征的景物,再结合几个典故,构成冷落萧索的总体印象,借以抒写出心头的凄凉之感。

“萧条亭障远,凄惨(一本作‘凄怆’)风尘多。”浓郁的乡关之思中夹杂着尚未消磨的豪气,从诗中迎面扑来。他本可以在故乡安乐地走完自己的人生旅程,却又因故而漂零在异地他乡,屈仕敌国,远离家园。“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诗人看不见故园的青山秀水,他想:黄河的那一面,应该就是故乡的城池吧?“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苏武不在,易水犹寒,没有人能够明白诗人对于家乡的思念。壮士一去不复返,自己不知何时才能踏入故园。“故园东望路漫漫”,诗人把最好的岁月留在了异国他乡。“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最后借前面典故的字面意义,与前六句合成一个完整的境界,勾出了诗人遥望亭障关河,面对秋风寒水,在边塞的帐幕中晨起悲歌的形象。

在格律上,此诗除第二句为三平调外,其余各句平仄粘对都暗合五言律诗的规则,已可视为唐人五律的先声。

庾信简介

南北朝·庾信的简介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庾信的诗(11篇)

猜你喜欢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宋代石孝友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数竿修竹,数叶芭蕉。

醉落魄/一斛珠

宋代石孝友

友莺梦蝶。寻花问柳深相结。教春去後群芳歇。零落朋游,辜负好时节。眼边愁绪多于发。迢迢一水通吴越。旧欢新恨都休说。坐暖残红,沈醉碧天阔。

行行重行行

两汉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灞上

唐代崔涂

长安名利路,役役古由今。

征骑少闲日,绿杨无旧阴。

水侵秦甸阔,草接汉陵深。

紫阁曾过处,依稀白鸟沈。

蚕妇吟

宋代谢枋得

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水调歌头·萧滩韵环佩

宋代石孝友

萧滩韵环佩,玉笥灿玲珑。仙源积庆,当日占梦兆维熊。学业肯先歆向,文焰已高白贺,飞步更蟾宫。秀色溢眉宇,雄辩倒心胸。

作儿戏,为亲寿,捧霞钟。彩衣摇曳,光映怀橘堕双红。正好产分风月,且伴能言桃李,鲸吸海涛洪。行赴紫泥诏,归拜黑头公。

寄向公美使

宋代孔平仲

田窦当时亦后家,豕贪羊狠事空花。

化行今日皆谦愿,心吉夫君少等差。

工作隶书无小草,早分恩赐只团茶。

木盘宴馔皆心广,黄雀亲来粟满畬。

夜奔

明代李开先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西江月

宋代石孝友

脉脉无端心事,厌厌不奈春酲。越罗衫薄峭寒轻。试问几番花信。

万点风头柳絮,数声柳外啼莺。斜阳还傍小窗明。门掩黄昏人静。

玉楼春 其九

宋代石孝友

台门瑞霭光阴动。人语鼓声沈汹汹。观风堂迥暗香飘,卷雨楼前寒翠拥。

锋车促入承天宠。丹诏衔来须彩凤。五丝宫线日边长,看补岩廊龙衮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