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韦庄的诗 > 女冠子·四月十七

女冠子·四月十七

[唐代]:韦庄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


“女冠子·四月十七”译文及注释

四月十七,这一天正是去年的今天,我与你分别的时刻。我强忍着泪水,假装低下头去,脸上带着羞涩,眉头微微敛起。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自己的魂魄已经因离别而断裂,只有梦境还伴随着我。除了天边那轮明月,没有人知道我内心深处的这份痛楚。

“女冠子·四月十七”鉴赏

这首词以具体的时间“四月十七”为引子,巧妙地引出了去年今日与心上人分别的场景。词中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动作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忍泪佯低面,含羞半敛眉”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主人公在离别时的神态。她强忍着泪水,假装低下头去,脸上带着羞涩,眉头微微敛起,这种细腻的心理和动作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立体。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和无奈。她在离别时并不知道自己的魂魄已经因离别而断裂,只有梦境还伴随着她,这种“魂断梦随”的描写,既表现了主人公对心上人的深深眷恋,又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悲伤和无奈。

最后,“除却天边月,没人知”一句,以天边明月为象征,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无助。除了天边那轮明月,没有人知道她内心的痛楚和思念,这种孤独感使得整首词的意境更加深远、凄凉。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主人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包括羞涩、痛苦、无奈和孤独等。词中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动作刻画,将主人公在离别时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词中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思念和眷恋之情,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感伤和凄美的色彩。

韦庄简介

唐代·韦庄的简介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 韦庄的诗(23篇)

猜你喜欢

小重山·花院深疑无路通

宋代贺铸

花院深疑无路通。碧纱窗影下,玉芙蓉。当时偏恨五更钟。分携处,斜月小帘栊。

楚梦冷沈踪。一双金缕枕,半床空。画桥临水凤城东。楼前柳,憔悴几秋风。


点绛唇·杨柳腰枝

宋代石孝友

杨柳腰枝,春来尚怯铢衣重。眼波偷送。笑把花枝弄。雨帐云屏,一枕高唐梦。春情动。殢人娇纵。困亸钗横凤。


蓦山溪·自述

宋代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题邸间壁

宋代郑会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代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鹧鸪天·佳人

宋代苏轼

罗带双垂画不成。殢人娇态最轻盈。酥胸斜抱天边月,玉手轻弹水面冰。

无限事,许多情。四弦丝竹苦丁宁。饶君拨尽相思调,待听梧桐叶落声。


西江月·顷在黄州

宋代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由肱 一作:曲肱)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代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