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贺铸的诗 > 杵声齐·砧面莹

杵声齐·砧面莹

[宋代]:贺铸

砧面莹,杵声齐。捣就征衣泪墨题。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

“杵声齐·砧面莹”译文及注释

砧石表面光洁如玉,杵声齐整有力。思妇捣制着远行的寒衣,并在上面用泪水伴着墨汁题写心声。这封满载深情的衣物寄往玉门关,应有万里之遥吧,但我的丈夫啊,你还在玉门关更远的西边戍守。

“杵声齐·砧面莹”鉴赏

细节描写,情感真挚:

“砧面莹,杵声齐”两句,通过描绘砧石的光洁和杵声的齐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有序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思妇捣衣时的专注与用心。

“捣就征衣泪墨题”一句,将思妇的深情与泪水融入捣衣的动作之中,用泪水伴着墨汁题写心声,既表现了思妇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也体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空间距离,情感深化:

“寄到玉关应万里,戍人犹在玉关西”两句,通过描述衣物寄送的遥远距离和丈夫戍守的更西边位置,进一步加深了思妇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这种空间上的距离感,使得思妇的情感更加深沉与厚重。

主题突出,情感升华:

全诗以思妇捣衣、题字、寄衣等细节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突出了思妇对戍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这一主题。同时,这种情感也超越了个人情感的范畴,反映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痛苦与分离。

全诗表达的感情:

这首词表达了思妇对戍边丈夫的深切思念与担忧之情。通过描绘捣衣、题字、寄衣等细节,展现了思妇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同时,这种情感也反映了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痛苦与分离,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全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抒发思妇怀远之情的佳作。

贺铸简介

宋代·贺铸的简介

贺铸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贺铸的诗(16篇)

猜你喜欢

念奴娇·过洞庭

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青门引·春思

宋代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代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卖花声·题岳阳楼

宋代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蓦山溪·自述

宋代宋自逊

壶山居士,未老心先懒。爱学道人家,办竹几、蒲团茗碗。青山可买,小结屋三间,开一径,俯清溪,修竹栽教满。

客来便请,随分家常饭。若肯小留连,更薄酒,三杯两盏,吟诗度曲,风月任招呼。身外事,不关心,自有天公管。


渔家傲·平岸小桥千嶂抱

宋代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少年游·并刀如水

宋代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代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西江月·顷在黄州

宋代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由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由肱 一作:曲肱)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代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