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崔颢的诗 >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唐代]: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译文及注释

请问君子你的家在哪里?我家住在横塘一带。

停下船来暂且借问一声,或许我们还是同乡呢。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江上偶遇一位男子,并主动询问其家乡的情景。前两句“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通过女子直接而坦率的询问,展现了她对男子的好奇和亲近感。这种询问不仅是对男子身份的探寻,更是对彼此是否有可能成为同乡或朋友的期待。

后两句“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则进一步表现了女子的热情和主动。她停下船来,借问的机会与男子交谈,希望能确认彼此是否来自同一个地方。这种举动不仅体现了女子的勇敢和真诚,也暗示了她对友谊和归属感的渴望。

整首诗以对话的形式展开,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自然。诗人通过描绘女子与男子的偶遇和交谈,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交流方式——真诚和坦率。同时,诗人也借助这一情景,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关爱的向往。

情感表达: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充满了温馨和亲切感。女子对男子的询问和交谈,不仅体现了她对陌生人的友好和热情,也展现了她对友情的渴望和对归属感的追求。整首诗通过女子与男子的偶遇和交谈,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情感氛围。同时,诗人也通过这一情景,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理解和关爱的美好愿望。这种情感表达不仅符合人性的本质需求,也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崔颢简介

唐代·崔颢的简介

崔颢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 崔颢的诗(6篇)

猜你喜欢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

唐代王维

渭水自萦秦塞曲,黄山旧绕汉宫斜。

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

为乘阳气行时令,不是宸游玩物华。


崇安县驿

宋代陆游

驿外清江十里秋,雁声初到荻花洲。

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


闽中秋思

唐代杜荀鹤

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

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五代冯延巳

花前失却游春侣,独自寻芳。满目悲凉。纵有笙歌亦断肠。

林间戏蝶帘间燕,各自双双。忍更思量,绿树青苔半夕阳。


晚春江晴寄友人

唐代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寒食夜

唐代崔道融

满地梨花白,风吹碎月明。

大家寒食夜,独贮望乡情。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蓦山溪·闺情

元代王和卿

冬天易晚,又早黄昏后。修竹小阑干,空倚遍寒生翠袖。萧萧宝马,何处狂游?

〔幺篇〕人已静,夜将阑,不信今宵又。大抵为人图甚么,彼此青春年幼。似恁的厮禁持,兀的不白了人头。

〔女冠子〕过一宵,胜九秋。且将针线,把一扇鞋儿绣。蓦听得马嘶人语,甫能来到,却又早十分殢酒。

〔好观音〕枉了教人深闺里候,疏狂性奄然依旧。不成器乔公事做的泄漏,衣纽不曾扣。待伊酒醒明白究。

〔雁过南楼煞〕问著时只办着摆手,骂著时悄不开口。放伊不过耳朵儿扭。你道不曾共外人欢偶,把你爱惜前程遥指定梅梢月儿咒。


吴楚歌

魏晋傅玄

燕人美兮赵女佳,其室则迩兮限层崖。

云为车兮风为马,玉在山兮兰在野。

云无期兮风有止,思多端兮谁能理?


石鱼湖上醉歌

唐代元结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