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夜

[唐代]:崔涂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除夜”译文及注释

巴郡的道路迢迢远隔千里,我漂泊在这遥远之地,身心都感到危机四伏。大雪纷飞的夜晚,我置身于乱山之中,只有一支孤烛陪伴着我这个异乡人。随着与家人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与身边的僮仆反而越来越亲近。而现在,我正处在漂泊无定的境遇中,又怎能忍受即将到来的新年呢?

“除夜”鉴赏

意境营造:

诗人以“迢递三巴路”开篇,直接点明了漂泊的遥远与艰难。接着,“羁危万里身”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危险。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两句,通过描绘乱山、残雪、孤烛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深刻表现了诗人身处异乡、孤独无依的处境。

情感表达: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僮仆的亲近之情。随着与家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诗人感到越来越孤独,而与身边的僮仆则因为共同的生活经历而越来越亲近。

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厌倦。在即将到来的新年之际,诗人却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这种无奈和痛苦之情溢于言表。

语言特点:

诗人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但却能够深刻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同时,诗人善于运用意象来营造氛围,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三、全诗表达的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孤独无依的处境以及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僮仆的亲近之情。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和厌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在即将到来的新年之际,诗人却身处异乡,无法与家人团聚,这种无奈和痛苦之情更加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归家的愿望。

崔涂简介

唐代·崔涂的简介

崔涂唐代诗人崔涂,字礼山,是唐代末年的一位重要诗人,其生平事迹虽不甚详尽,但作品却广为流传,深受后世赞誉。以下是对崔涂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生卒年: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具体生卒年不详。闻一多根据崔涂诗文考订其生于大中八年(854),谭优学、吴在庆等进一步考订为大中四年(850),但均为推测。

籍贯:崔涂的籍贯亦不明,但常在其诗文中提及“江南旧业”“江南别业”,且《唐才子传》称其为江南人。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诗句“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推测其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此说较为可信。

字号:字礼山,王安石《唐百家诗选》中作“礼仙”,应是“仙”“山”形近所致讹误。 ...〔► 崔涂的诗(4篇)

猜你喜欢

生查子·旅夜

清代彭孙遹

薄醉不成乡,转觉春寒重。枕席有谁同?夜夜和愁共。

梦好恰如真,事往翻如梦。起立悄无言,残月生西弄。


寄韩谏议注

唐代杜甫

今我不乐思岳阳,身欲奋飞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洞庭望八荒。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或骑麒麟翳凤凰。

芙蓉旌旗烟雾落,影动倒景摇潇湘。

星宫之君醉琼浆,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昔随刘氏定长安,帷幄未改神惨伤。

国家成败吾岂敢,色难腥腐餐枫香。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


好事近·愁展翠罗衾

清代王国维

愁展翠罗衾,半是馀温半泪。不辨坠欢新恨,是人间滋味。

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唐代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近试上张水部

唐代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凉思

唐代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春闺 一作:深闺)


望木瓜山

唐代李白

早起见日出,暮见栖鸟还。

客心自酸楚,况对木瓜山。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唐代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行舟忆永和兄弟

宋代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正关情。

长年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