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欧阳修的诗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宋代]: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译文及注释

庭院深深,不知有多深几许,杨柳依依,仿佛堆积着层层烟雾,帘幕重重,数也数不清。那些骑着玉勒雕鞍的游冶郎,他们去的地方高楼耸立,却看不见通往章台的大路。

三月暮春时节,雨横风狂,黄昏时分,我掩上门扉,却无计可施留住这即将逝去的春光。我含着泪水询问花儿,花儿却默默不语,只见那些凋零的花瓣纷纷飞过秋千而去。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鉴赏

这首词以深闺春怨为主题,通过细腻入微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女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无奈与哀愁。

首先,词的开篇“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便以叠字和连续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深邃、幽闭的氛围,暗示了女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封闭与压抑。杨柳堆烟,既描绘了春日景象的朦胧美,又暗含了女主人公心中的愁绪如烟雾般弥漫不散。帘幕无重数,则进一步强调了空间的阻隔与封闭,使得女主人公更加感到孤独无依。

接着,“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将女主人公的孤寂与他人的游冶之乐形成鲜明对比。那些骑着玉勒雕鞍的游冶郎,他们的生活是如此的自由与欢乐,而女主人公却只能独守空闺,连通往外界的路都看不见。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女主人公内心的苦闷与不平。

然后,“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三句,以景寓情,通过描绘三月暮春时节的风雨交加、黄昏时分的门扉紧闭等景象,表达了女主人公对春光易逝、青春难留的无奈与感伤。她想要留住这美好的春光,却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逝去。这种无力感与哀愁感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最后,“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两句,将女主人公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她含着泪水询问花儿,希望从花儿那里得到一丝安慰或答案,但花儿却默默不语。这种无言的回应更加深了她内心的痛苦与绝望。而那些凋零的花瓣纷纷飞过秋千而去的景象,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与落寞的氛围。整首词在这种哀婉动人的情感中缓缓落下帷幕。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闺春怨的女主人公形象,展现了她内心的孤独、无奈与哀愁。同时,词中也蕴含了对青春易逝、时光无情的深刻感慨与无奈叹息。

欧阳修简介

宋代·欧阳修的简介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欧阳修的诗(54篇)

猜你喜欢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宋代张先

双蝶绣罗裙,东池宴。初相见。朱粉不深匀,闲花淡淡春。

细看诸处好,人人道。柳腰身。昨日乱山昏,来时衣上云。


更漏子·柳丝长

宋代晏几道

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

雪香浓,檀晕少。枕上卧枝花好。春思重,晓妆迟。寻思残梦时。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代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江城子·画楼帘幕卷新晴

宋代卢祖皋

画楼帘幕卷新晴。掩银屏。晓寒轻。坠粉飘香,日日唤愁生。暗数十年湖上路,能几度,著娉婷。

年华空自感飘零。拥春酲。对谁醒。天阔云间,无处觅箫声。载酒买花年少事,浑不似,旧心情。


石州慢·薄雨收寒

宋代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际,映带几点归鸿,东风销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如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顿成轻别。回首经年,杳杳音尘都绝。欲知方寸,共有几许新愁?芭蕉不展丁香结。枉望断天涯,两厌厌风月。


念奴娇·过洞庭

宋代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著 同:着;玉界 一作:玉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沧浪 一作:沧冥;岭表 一作:岭海)


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清代项鸿祚

阑珊心绪,醉倚绿琴相伴住。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

繁笙脆管,吹得锦屏春梦远。只有垂杨,不放秋千影过墙。


青门引·春思

宋代张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代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卖花声·题岳阳楼

宋代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