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范成大的诗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译文及注释

梅子已经变得金黄,杏子也饱满肥硕,而麦田里的麦花如同白雪般洁白,但油菜花却已经稀疏凋零。夏日昼长,篱笆边的小路静悄悄的,几乎无人行走,只有蜻蜓和蝴蝶在自由自在地飞舞。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夏日田园风光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展现了农村初夏时节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

首先,诗人以“梅子金黄杏子肥”开篇,用两个鲜明的色彩和形态来描绘初夏的果实成熟景象。梅子由青转黄,杏子饱满圆润,不仅展示了季节的变迁,也让人感受到了果实累累的丰收喜悦。

接着,“麦花雪白菜花稀”一句,通过对比麦花的洁白如雪和菜花的稀疏凋零,进一步展现了初夏田野的多样性和变化。麦花的盛开象征着夏日的到来和农作物的蓬勃生长,而菜花的稀疏则预示着它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开始步入生命的另一个阶段。

“日长篱落无人过”一句,则通过描写夏日昼长日短的特点和篱笆边小路的静谧无人,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这种宁静不仅来自于外界的无人打扰,更来自于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泊。

最后,“惟有蜻蜓蛱蝶飞”一句,以蜻蜓和蝴蝶的飞舞作为结尾,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生动与活力。这两种昆虫的飞舞不仅打破了静谧的氛围,也寓意着生命的生生不息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巧妙组合,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领悟。

范成大简介

宋代·范成大的简介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范成大的诗(27篇)

猜你喜欢

步入衡山

宋代范成大

应有人家住隔溪,绿阴亭午但闻鸡。

松根当路龙筋瘦,竹笋漫山凤尾齐。

墨染深云犹似瘴,丝来小雨不成泥。

更无骑吹喧相逐,散诞闲身信马蹄。


遣兴

清代袁枚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寻胡隐君

明代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田舍

宋代范成大

呼唤携锄至,安排筑圃忙。

儿童眠落叶,鸟雀噪斜阳。

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乐哉今岁事,天末稻云黄。


月儿弯弯照九州

宋代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夏日田园杂兴

宋代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五月江吴麦秀寒,移秧披絮尚衣单。稻根科斗行如块,田水今年一尺宽。

二麦俱秋斗百钱,田家唤作小丰年。饼炉饭甑无饥色,接到西风熟稻天。

百沸缲汤雪涌波,缲车嘈囋雨鸣蓑。桑姑盆手交相贺,绵茧无多丝茧多。

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下田戽水出江流,高垄翻江逆上沟;地势不齐人力尽,丁男长在踏车头。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阴满北窗。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井香;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千顷芙蕖放棹嬉,花深迷路晚忘归。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蜩螗千万沸斜阳,蛙黾无边聒夜长。不把痴聋相对治,梦魂争得到藜床?


淮村兵后

宋代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七哀诗三首·其一

两汉王粲

西京乱无象,豺虎方遘患。

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委身 一作:远身)

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追攀。

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

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

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

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下泉人,喟然伤心肝。


重游禅林寺

宋代杜耒

不到禅林又几春,依然风景自清新。

竹窗松迳幽深处,只有黄花认着人。


塞上

宋代柳开

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