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译文及注释
西湖的春色已经回归,春水碧绿得仿佛被染料浸染。群芳争艳,绚烂得难以尽收眼底,东风吹落的花瓣如同细碎的米粒洒落。我(参军,可能是诗人的自称或官职)的春思纷乱如云,白发苍苍之际题诗抒愁,送别这美好的春光。
遥想那西湖边的一樽美酒,定能勾起对远方万里之人的深深思念。尽管相隔万里,但心中对春天的思念依旧深情不减。然而,当春天真的到来时,却让我这异乡客心中一惊。门外的大雪已消融,千山万壑披上了绿装;江边二月,阳光明媚,花儿竞相绽放。
曾记少年时,把酒言欢,共赏春色;如今再逢春日,却已是满头白发。异乡的风土人情与故乡大不相同,唯有那不变的东风,还像老朋友一样熟悉。
“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的春色,巧妙地融入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经历。前两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为全诗奠定了明快的基调。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深沉与感慨。群芳的绚烂、东风的吹拂,都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引发了他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愁绪。而“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则通过想象,将个人的情感与远方的亲人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
后几句中,诗人通过对比少年与今日的境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他也借异乡物态与东风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它很可能是诗人在异乡春日里触景生情之作。诗人或许因某种原因远离故乡,独自一人在异乡度过春天。面对眼前的美景,他不禁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过去的时光,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于是,他借诗抒怀,将这份情感化作了一首动人的诗篇。
欧阳修简介
宋代·欧阳修的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欧阳修的诗(5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