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人 > 近现代诗人 > 闻一多

闻一多简介

闻一多本名:闻家骅

字:友三(也有说法称字友山)

出生日期:1899年11月24日

逝世日期:1946年7月15日

出生地:湖北浠水县(今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闻家铺的一个书香家庭

► 闻一多的诗文(2篇)闻一多的名句(0条)
早年求学

1905年,进入绵葛轩小学读书,由父亲教导读《汉书》。

1910年,来到武昌,进入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校。

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乙班,其间阅读了大量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1916年开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系列读书笔记,总称《二月庐漫记》。

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

1920年,发表第一篇白话文《旅客式的学生》,同年发表第一首新诗《西岸》。

1921年,与梁秋实等人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始系统地研究新诗格律化理论。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把反帝爱国的主题和唯美主义的形式典范地结合在一起。

1924年,毕业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

1925年,回国后历任多所大学教授,并开始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进行了深入的整理和研究。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民主斗争

1943年后,因目睹国民政府的腐败,闻一多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成为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

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国民党特务暗杀的李公朴的大会上,闻一多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天下午在西仓坡宿舍门口即被国民党昆明警备司令部下级军官枪杀,时年47岁。

三、主要成就与贡献

作为诗人,闻一多的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其诗歌具有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学者,闻一多在古典文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等古籍的整理和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民主战士,闻一多积极参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为中国的民主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四、评价与纪念

闻一多被暗杀后,举世震惊。他的逝世引起了广泛的哀悼和纪念。

2009年,闻一多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综上所述,闻一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战士、诗人和学者。他的一生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与奉献,他的作品和思想将永远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七子之歌·台湾

近现代闻一多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七子之歌·澳门

近现代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