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张继的名句 > 火燎原犹热

火燎原犹热

出自唐代张继的《送邹判官往陈留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

“火燎原犹热”译文及注释

齐宋之地,这片令人伤感的土地,连年战乱不断,烽火连天。女子们停下了襄邑的织机,不再织布,因为战争让她们无暇顾及家务;农民们也荒废了汶阳的土地,不再耕作,战争让农田荒芜。国家的使者乘坐着轻便的马车频繁往来,传递着战事的消息;而各地的诸侯则手执符节,纷纷前来迎接,显示出战局的紧张和复杂。

然而,在这乱世之中,仍有君子以深厚的仁爱之心,承载着国家的重任。他们实行轻薄的赋税政策,关怀着百姓的疾苦,努力减轻他们的负担。但尽管如此,战火仍然像燎原之火一般炽热,无法熄灭;海上的波涛也依旧汹涌澎湃,未能平息。

面对这样的局势,诗人不禁思考起兴衰更替的道理,想要向鲁地的学者们请教,以寻求解决之道。

“火燎原犹热”鉴赏

这首诗以齐宋之地的连年战乱为背景,通过描绘女子停织、农民废耕、国使奔波、诸侯迎送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巨大破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君子深仁厚爱的赞美,以及对轻薄赋税政策的肯定,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和平与民生的深切关怀。

然而,尽管有君子的仁爱和轻赋政策,但战火仍未熄灭,海波也未平息,这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复杂。诗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兴衰更替道理的思考,并希望向鲁地的学者们请教,这既表达了他对知识的尊重,也体现了他对解决战乱、恢复和平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而深沉,情感真挚而强烈,既有对战争破坏的控诉,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既有对君子仁爱的赞美,也有对兴衰更替的哲思。这些元素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战乱图景。

张继简介

唐代·张继的简介

张继张继,(约715年~约779年) ,字懿孙,汉族,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约公元753年前后在世,与刘长卿为同时代人。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约天宝十二年(约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他的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 张继的诗(4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