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译文及注释
我站在鹳雀楼上一望,看见白色的太阳靠著山边落下去;那黄河里的水一直奔流到大海中。如果想看那更远处的景色,就得要再上一层楼了。
“登鹳雀楼”鉴赏
这首诗描写诗人登上鹳鹊楼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其奋发向上的情怀。在首两句中,诗人挑选了「白日」、「黄河」两景,细致地加以描绘。接著用另一角度描写黄河滚滚东流。诗人从两个角度,仅用十个浅白的字把一幅辽阔无比、苍茫雄浑的黄河落日图生动地展现出来。后两句,诗人即景生情,抒发胸怀,说出了「站得愈高,看得愈远」的道理,表达诗人高瞻远瞩的胸襟和向上进取的精神。全诗二十字,结构严谨,讲究对偶。例如「白日」和「黄河」、「山」和「海」是名词相对;「依」和「入」、「尽」和「流」是动词相对。后两句是流水对。「欲穷」和「更上」是动词相对,「千里」和「一层」是数量词相对,「目」和「楼」是名词相对,对偶工整,两句之间的意思联贯而下,艺术技巧高超,不愧是传颂千古的不朽名篇。
王之涣简介
唐代·王之涣的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 王之涣的诗(3篇)〕猜你喜欢
石鱼湖上醉歌
漫叟以公田酿酒,因休暇,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偏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
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坐以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