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纪昀的诗 > 河中石兽

河中石兽

[清代]: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转转 一作:再转)

“河中石兽”译文及注释

译文

沧州的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庙门倒塌在了河里,两只石兽一起沉没于此。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便在河中寻找石兽,最后也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流到下游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中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暴涨的洪水带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泥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兽埋没在沙上,越沉越深罢了。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显得)疯狂了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老河兵听说了讲学家的观点,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它。正因为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轻浮,水流不能冲走石头,水流反冲的力量,一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像这样再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像这样不停地转动,于是反而逆流朝相反方向到上游去了。到河的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显得)很疯狂;在石兽沉没的地方寻找它们,不是(显得)更疯狂了吗?”结果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根本道理的情况有很多,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注释

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州市。

临:靠近。也有“面对”之意。

河干:河边。(河:指黄河,历史上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山门:寺庙的大门。

圮:倒塌。

并:一起。

沉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兼词,于此,在那里。

阅:过了,经过。

十余岁:十多年。岁:年。

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

竟:终于,到底。

曳:拖着,牵引。

铁钯:农具,用于除草平土。 钯,通“耙”。

设帐:讲学,教书。

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尔辈,你们。究,推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是非木杮:这不是木片。是,这。杮,削下的木片。

岂能:怎么能。

为:被。

暴涨:洪水。暴,突然(急大)。

湮:埋没。

颠:通“癫”,疯狂。

众服为确论: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为:(认为)是。

河兵:指镇守河防的兵。清代设河道总督,辖有专门治河的兵营。

盖:因为。

啮:本意是“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

坎穴:坑洞。

不已:不停止。已:停止。

倒掷:倾倒。

如是:像这样。

遂:于是。

溯(sù)流:逆流。

固:固然。

如:依照,按照。

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但:只,仅仅。

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欤: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

耳:罢了。

其一:表面现象。

其二:根本道理。

“河中石兽”鉴赏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1.干:古义:岸边。今义:做。

2.耳:古义:罢了。今义:五官之一,用来听声音。

3.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规律。今义:一种学科。

4.并:古义:一起 。今义:并列。

5.阅:古义:经历。 今义:阅读。

6.是:代词 ,此,这。今义:表示判断(多指正确,但并不完全是)。

7.但:古义:但,只。 今义:表示转折 但是,却。

8.求:古义:寻找。今义:请求、要求、追求。

9.已:古义:停止。今义:已经。

10.如:古义:像这样。今义:如果

11.盖:古义:大概。今义:有遮蔽作用的东西;由上往下覆。

一词多义

1.为: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为:介词“被”)

必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为:动词“成为”)

众服为确论 (为:动词“认为是”或“是”)

2.重:

僧募金重修 (重:读chóng,重新)

乃石性坚重 重:(读zhòng,分量较大,与“轻”相对)

文章寓意

《河中石兽》是纪昀(jǐyún)(纪昀,字晓岚)的一篇文章,选自《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主要内容是河里掉了石兽,因为水的冲力和石兽本身重量的原因,所以找石兽要从石兽掉落的上游去找。

文章意思就是考虑问题时,要从表到里分析原因,得出正确的解决根本方案。

阅读提示: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它说明了这些道理:1.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2.实践出真知。 3.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同时也启示我们: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纪昀简介

清代·纪昀的简介

纪昀

纪昀 jǐ yún (1724年6月-- 1805年2月),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在文学作品、通俗评论中,常被称为纪晓岚。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政治人物,直隶献县(今中国河北献县)人。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代表作品《阅微草堂笔记》。

...〔► 纪昀的诗(4篇)

猜你喜欢

临江仙

宋代石孝友

常记梦云楼上住,残灯影里迟留。依稀绿惨更红羞。露痕双脸泪,山样两眉愁。

数片轻帆天际去,云涛烟浪悠悠。今宵独宿古江头。水腥鱼菜市,风碎荻花洲。

续金铜仙人辞汉歌

宋代于石

汉皇锐意求神仙,神仙之效何茫然。

蓬莱弱水不可到,且立宫中承露盘。

饿餐玉屑不堪饱,谁谓有方能却老。

人生修短数在天,多慾未必能延年。

秋风吹老茂陵树,年年空滴金茎露。

建章宫阙随烟尘,块然屹立惟铜人。

宫官西来果何意,一朝辞汉将归魏。

吁嗟铜人如有知,口不能言惟泪垂。

自从曹氏盗神器,父子相传已三世。

汉宫故物无一存,汝独犹能感旧恩。

凄然照影临渭水,一折铜人扶不起。

宁为弃物委道傍,不忍漂泊离故乡。

迢迢东望洛城路,回首长安愁日暮。

长安繁华非昔时,洛阳寥落谁复悲。

鹧鸪天(庆徐元寿生子)

宋代石孝友

六十仙翁抱桂栽。果符吉梦诞英才。上天与降麒麟种。明月还生蚌蛤胎。

华阁启,玳筵开。快呼玉手捧金罍。要知远地无功客,曾到高门作贺来。

鹧鸪天(旅中中秋)

宋代石孝友

露叶披残露颗传。明星著地月流天。不辞独赏穷今夜,应为相逢忆去年。
辜窈窕,负婵娟。谁知两处照孤眠。姮娥不怕离人怨,有甚心情独自圆。

清平乐·采芳人杳

宋代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玉楼春 其三

宋代石孝友

风光澹沲云容粹。点染园林添况味。花间照夜簇红纱,柳外踏青摇彩旆。

芳时不分空憔悴。抖擞愁怀赊乐事。罗衫一任涴尘泥,拼了通宵排日醉。

洞仙歌

宋代石孝友

芙蓉院宇,露下秋容瘦。龟鹤仙人献长寿。问蓬山别后,几度春归,归去晚,开得蟠桃厮勾。

人间游戏好,鲸背风高,那更相将凤雏九。事苹蘩,工翰墨,才德兼全,人总道、古今稀有。尽从他、乌兔促年结,看绿鬓朱颜,镇长依旧。

亭前柳

宋代石孝友

有件伡遮,算好事、大家都知。被新家矍索后,没别底,似别底也难为。

识尽千千并万万,那得恁、海底猴儿。这百十钱,一个泼性命,不分付、待分付与谁。

卧梅

宋代李龙高

月横鹤膝影阑干,枕石眠云几岁寒。

宇宙一身今老矣,潇潇风雪拥袁安。

好事近 其四

宋代石孝友

美人在何许,相望正悠悠。云窗雾阖,遥想宛在海中洲。

空对残云冷雨,何限重山叠水,一梦到无由。遗怨写红叶,薄幸记青楼。

金乌掷,玉蟾缺,物华休。凤梧眢井,一夜风露各惊秋。

唯有远山无赖,淡扫一眉晴绿,特地向人愁。敛袂且归去,回首谩迟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