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要登上高台眺望远方,眺望远方会因为看不见心上人而发愁。
绵延伸展的山重重叠叠没有中断之处,蜿蜓的河流悠长遥远。
所思念的人儿究竟在何方?就在洛阳城南的道路尽头。
只能远远眺望而不能相见,用什么才能排解我心中忧伤?
注释
临高台:汉乐府古题属铙歌十八曲之一。
望远:眺望远方。
使人愁:因不见情人而发愁。
“连山”句:写绵延伸展的山重重叠叠没有中断之处。
“河水”句:写蜿蜓的河流悠长遥远。
所思:所思念的人。
竟何在:究竟在何方。
“洛阳”句:自答情人之所在。
南陌头:南边道路的尽头。
何用:用什么。
解人忧:排解忧愁。
“临高台”鉴赏
赏析
这首诗首联写登高望远之意;颔联写登高远望所看到的山峦、河水;颈联写看到景象所感;尾联写忧愁无从排遣。全诗意境含蓄素朴,情感朴质真挚,情味隽永。
首二句“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起笔点题,从反面着笔,概括登台远望而愁思袭来的总感受,与谢诗“千里常思归,登台临绮翼”起笔道破主旨,正面点题相比,各有所致,一个“愁”字领起全篇。三、四句承接这“愁”字写景,申发“望”中所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山势连绵,流水悠长,看不到尽头,无有终极,见登临之高,所望遥远,令人忽生彷徨怅惘之感,思绪茫然,一个“复”字,深化了诗人的“愁”思。
五、六两句从以上思绪茫然中引出,“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自成问答,点明“所思”。“竟何在”三字提,“洛阳南陌头”得以突出。萧衍《临高台》亦云:“仿佛洛阳道,道这难别识。”又有诗云:“十四采桑南陌头。”可见都是沿用乐府民歌,一种泛指。含蓄地意味着诗人思念与眺望之中,不惟有故乡、亲人,还有美丽善良的女子,道破主题,含蕴颇为丰富。这缠绵的乡思、绸缪的爱情、美好的追求,与“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的景观联系起来,有一种深厚感人的力量。令人感到:美好事物十分遥远。境界苍茫,美感凄迷。最后二句“可望不可见”这五个字,正是此诗艺术境界之最大的美学特点。一种失落感,多么沉重。“何用解人忧”收住全篇。
全诗语言浅近,承转开合自如。全诗由一个“愁”字出发领起,最后一个“忧”字结束。抒情意味浓重,情景相融。音韵和谐,沉着婉转。首尾扣合,有回环之美,读来余意不尽,饶有民歌风味。
创作背景
《临高台》系乐府旧题,古辞有“临高台,下见清水,中有黄鹄飞翻,关弓射之,令我主万年。”谢朓用此题作“千里常思归”诗,临朓伤情,抒写羁愁,沈约此诗主旨与之相近,应为相与唱和之作,永明年间作于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在南京鸡鸣山)。
沈约简介
南北朝·沈约的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沈约的诗(15篇)〕猜你喜欢
惜奴娇 其一
我已多情,更撞著、多情底你。把一心、十分向你。尽他们,劣心肠、偏有你。
共你。风了人,只为个你。宿世冤家,百忙里、方知你。
没前程、阿谁似你。坏却才名,到如今、都因你。是你。
我也没星儿恨你。
狼子野心
笠翁对韵·十二文
忧对喜,戚对欣。五典对三坟。佛经对仙语,夏耨对春耘。烹早韭,剪春芹。暮雨对朝云。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掌握灵符五岳篆,腰悬宝剑七星纹。金锁未开,上相趋听宫漏永;珠帘半卷,群僚仰对御炉薰。
词对赋,懒对勤。类聚对群分。鸾箫对凤笛,带草对香芸。燕许笔,韩柳文。旧话对新闻。赫赫周南仲,翩翩晋右军。六国说成苏子贵,两京收复郭公勋。汉阙陈书,侃侃忠言推贾谊;唐廷对策,岩岩直谏有刘蕡。
言对笑,绩对勋。鹿豕对羊羵。星冠对月扇,把袂对书裙。汤事葛,说兴殷。萝月对松云。西池青鸟使,北塞黑鸦军。文武成康为一代,魏吴蜀汉定三分。桂苑秋宵,明月三杯邀麯客;松亭夏日,薰风一曲奏桐君。
三姝媚·烟光摇缥瓦
烟光摇缥瓦,望晴檐多风,柳花如洒。锦瑟横床,想泪痕尘影,凤弦常下。倦出犀帷,频梦见、王孙骄马。讳道相思,偷理绡裙,自惊腰衩。
惆怅南楼遥夜,记翠箔张灯,枕肩歌罢。又入铜驼,遍旧家门巷,首询声价。可惜东风,将恨与、闲花俱谢。记取崔徽模样,归来暗写。
苏武慢·试问禅关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想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杳。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取自元彭致中编集《鸣鹤馀音》,底本出处《正统道藏》。作者冯尊师。原文为: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相岩前,无阴树下,杜宇一声春晓。曹溪路险,鹫岭云深,此处故人音窅。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免葛藤丛里,婆娑游子,梦魂颠倒。
续金铜仙人辞汉歌
汉皇锐意求神仙,神仙之效何茫然。
蓬莱弱水不可到,且立宫中承露盘。
饿餐玉屑不堪饱,谁谓有方能却老。
人生修短数在天,多慾未必能延年。
秋风吹老茂陵树,年年空滴金茎露。
建章宫阙随烟尘,块然屹立惟铜人。
宫官西来果何意,一朝辞汉将归魏。
吁嗟铜人如有知,口不能言惟泪垂。
自从曹氏盗神器,父子相传已三世。
汉宫故物无一存,汝独犹能感旧恩。
凄然照影临渭水,一折铜人扶不起。
宁为弃物委道傍,不忍漂泊离故乡。
迢迢东望洛城路,回首长安愁日暮。
长安繁华非昔时,洛阳寥落谁复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