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复的诗 > 温泉行

温泉行

[宋代]:李复

骊山鸿濛凝白烟,山根阴火煮玉泉。

阴灵炎炎燃礜石,石焰不灭何千年。

珠阁缥缈飞凤来,素衣仙人坐高台。

台前香引流水出,白玉莲花九叶开。

泓渟分去浮轻碧,中有纯阳无限力。

四时独不放春归,散向人间消百疾。

琼树他年日月新,霓裳舞动蜀山尘。

寒云怨锁遗宫冷,林叶岩花秋复春。

灵泉有灵天降福,山神严呵不可触。

祖龙心秽慢神天,毛发流腥身被毒。


“温泉行”译文及注释

骊山上空鸿蒙之气凝聚成白烟,山脚下的阴火在煮着玉泉。阴灵之火熊熊燃烧着礜石,那石焰为何能千年不灭?

珠阁缥缈间,有飞凤翩然而至,素衣仙人端坐于高台之上。台前香气缭绕,引得流水潺潺而出,白玉莲花九瓣盛开。

清澈的泉水分出支流,浮着淡淡的碧绿,其中蕴含着纯阳之力无穷无尽。这泉水四季都不让春天离去,将春意散向人间,消除百病。

琼树历经岁月,日月更新,霓裳舞动时,蜀山仿佛都为之扬起尘埃。然而,寒云怨锁着遗宫,使其显得冷寂,林叶岩花却年复一年地经历着秋去春来。

灵泉有灵,上天降福,山神严厉地守护着它,不容触碰。而秦始皇(祖龙)心怀秽念,轻慢神灵,结果毛发流腥,身受毒害。

“温泉行”鉴赏

这首诗以骊山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构建了一个神秘而美丽的仙境世界。诗中既有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同时还不忘对秦始皇的批判。

首句“骊山鸿濛凝白烟,山根阴火煮玉泉”便为全诗定下了一个神秘而奇幻的基调。接着,“阴灵炎炎燃礜石,石焰不灭何千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秘感,让人不禁对骊山的神奇之处产生无限遐想。

“珠阁缥缈飞凤来,素衣仙人坐高台”两句,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珠阁缥缈,飞凤翩然,素衣仙人端坐高台,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超凡脱俗,令人心生向往。

而“台前香引流水出,白玉莲花九叶开”两句,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仙境中的美丽景色。香气缭绕的流水、九瓣盛开的白玉莲花,都让人感受到一种纯净而美好的氛围。

然而,诗中也不乏对现实的批判。如“祖龙心秽慢神天,毛发流腥身被毒”两句,便是对秦始皇的批判。秦始皇虽然统一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朝,但他的残暴和贪婪也给他带来了恶果。这里通过“心秽慢神天”和“毛发流腥身被毒”的描绘,形象地表现了秦始皇的恶行和下场。

全诗表达的感情:

全诗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神仙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通过描绘骊山的神秘景色和神仙的超凡脱俗生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同时,通过对秦始皇的批判,诗人也表达了对人性贪婪和残暴的警示和反思。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仙境的赞美和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李复简介

宋代·李复的简介

李复早年求学:李复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曾师从张载。 仕途历程: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及第。 元丰五年(1082年),摄夏阳令。 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历任潞、亳、夔等州知州。 宋徽宗元符二年(1099年),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 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期间,他上书反对泾原经略使邢恕提出的建造战车三百辆、运输船五百艘进攻西夏灵武的计划,得到徽宗的认可并取消了这个计划。 崇宁三年(1104年),知郑、陈二州。 崇宁四年(1105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 靖康之难时,李复已老病在家,但宋高宗强起之,担任秦州知州。秦州无兵无饷,金兵破城,李复死于乱兵之中。 ...〔► 李复的诗(2篇)

猜你喜欢

温泉行

宋代李复

骊山鸿濛凝白烟,山根阴火煮玉泉。

阴灵炎炎燃礜石,石焰不灭何千年。

珠阁缥缈飞凤来,素衣仙人坐高台。

台前香引流水出,白玉莲花九叶开。

泓渟分去浮轻碧,中有纯阳无限力。

四时独不放春归,散向人间消百疾。

琼树他年日月新,霓裳舞动蜀山尘。

寒云怨锁遗宫冷,林叶岩花秋复春。

灵泉有灵天降福,山神严呵不可触。

祖龙心秽慢神天,毛发流腥身被毒。


入京

明代于谦

绢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柏梁诗

两汉刘彻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

郡国士马羽林材。总领天下诚难治。

和抚四夷不易哉。刀笔之吏臣执之。

撞钟伐鼓声中诗。宗室广大日益滋。

周卫交戟禁不时。总领从官柏梁台。

平理请谳决嫌疑。修饰舆马待驾来。

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

陈粟万石扬以箕。徼道宫下随讨治。

三辅盗贼天下危。盗阻南山为民灾。

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

蛮夷朝贺常会期。柱枅欂栌相枝持。

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张罘罳。

啮妃女唇甘如饴。迫窘诘屈几穷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