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京”译文及注释
绢帕、蘑菇和线香,这些原本都是供百姓日常使用的物品,却反而成为了祸害的源头。(这里暗指有人可能利用这些物品作为行贿的手段,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我(指诗人或官员)只带着两袖清风去朝见天子,这样就不会让民间百姓议论纷纷,说三道四了。
“入京”鉴赏
这首诗以极其精炼的语言,表达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和对廉洁自律的坚持。前两句通过“绢帕蘑菇与线香”这些日常用品的提及,巧妙地引出了社会上可能存在的以物行贿、腐败滋生的现象,透露出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批判和不满。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以“清风两袖朝天去”的豪迈之姿,展现了诗人自己清廉正直、不贪不腐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避免被民间非议、保持自己清名的决心。
表达的感情
批判与不满:诗人对当时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以物行贿、腐败滋生的现象表示了强烈的批判和不满。
高尚情操:通过“清风两袖朝天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自己清廉正直、不贪不腐的高尚情操。
自律与决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保持清廉、避免被民间非议的坚定决心和自律精神。
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整首诗也透露出诗人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和对社会风气的期望,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保持清廉,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
于谦简介
明代·于谦的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 于谦的诗(12篇)〕猜你喜欢
柏梁诗
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
郡国士马羽林材。总领天下诚难治。
和抚四夷不易哉。刀笔之吏臣执之。
撞钟伐鼓声中诗。宗室广大日益滋。
周卫交戟禁不时。总领从官柏梁台。
平理请谳决嫌疑。修饰舆马待驾来。
郡国吏功差次之。乘舆御物主治之。
陈粟万石扬以箕。徼道宫下随讨治。
三辅盗贼天下危。盗阻南山为民灾。
外家公主不可治。椒房率更领其材。
蛮夷朝贺常会期。柱枅欂栌相枝持。
枇杷橘栗桃李梅。走狗逐兔张罘罳。
啮妃女唇甘如饴。迫窘诘屈几穷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