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张祜的诗 > 正月十五夜灯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正月十五夜灯”译文及注释

千家万户的门锁都被打开,万盏灯火璀璨明亮,照亮了整个京城,正是农历正月中旬的元宵节,整个帝都因这节日而生动起来。皇宫内的三百名宫女(内人)手挽着手翩翩起舞,她们的舞姿优美,欢声笑语不断,仿佛连天上的神仙也被这欢乐的气氛所感染,一时间,天上人间都回荡着美妙的词曲之声。

“正月十五夜灯”鉴赏

节日氛围的渲染:首句“千门开锁万灯明”以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元宵节夜晚京城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全民共庆、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

时间地点的明确:“正月中旬动帝京”明确指出了时间(正月十五元宵节)和地点(帝都),使得整个场景更加具体生动。同时,“动”字用得极为传神,既指节日活动使得京城活跃起来,也暗含了人们的情感波动,为下文的欢乐场景做铺垫。

人物活动的描绘:“三百内人连袖舞”一句,通过具体的人物活动——宫女们的集体舞蹈,展现了宫廷内部的庆祝盛况。连袖舞是一种富有韵律和美感的舞蹈形式,宫女们的参与不仅体现了节日的庄重与华丽,也展现了古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

天上人间的共鸣:“一时天上著词声”一句,以浪漫主义的笔触,将人间的欢乐与天上的神仙相联系,想象着天上的神仙也被这美妙的词曲所吸引,加入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庆典。这种手法既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展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热闹与欢乐,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张祜简介

唐代·张祜的简介

张祜

张祜,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张祜的诗(11篇)

猜你喜欢

元夕二首

明代王守仁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去年今日卧燕台,铜鼓中宵隐地雷。

月傍苑楼灯影暗,风传阁道马蹄回。

炎荒万里频回首,羌笛三更谩自哀。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


汴京元夕

明代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柳梢青·春感

宋代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正月十五夜灯

唐代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明代杨慎

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收灯庭院迟迟月,落索秋千翦翦风。

鱼雁杳,水云重,异乡节序恨匆匆。当歌幸有金陵子,翠斝清尊莫放空。


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明代赵时春

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

直待清霄寒吐月,休教白发老侵人。

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

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


上元竹枝词

清代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木兰花令·元宵似是欢游好

宋代苏轼

元宵似是欢游好。何况公庭民讼少。万家游赏上春台,十里神仙迷海岛。

平原不似高阳傲。促席雍容陪语笑。坐中有客最多情,不惜玉山拚醉倒。


京都元夕

金朝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踏莎行·元夕

宋代毛滂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无端夜色欲遮春,天教月上官桥柳。

花市无尘,朱门如绣。娇云瑞雾笼星斗。沈香火冷小妆残,半衾轻梦浓如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