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晁卿衡
[唐代]:李白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日本晁卿辭帝都,征帆一片繞蓬壺。
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日本的晁衡(即阿倍仲麻吕,唐时入仕中国,改名晁衡)辞别了长安帝都,他乘坐的帆船在海上航行,围绕着蓬莱仙岛(此处泛指海上仙境或遥远的东方)前行。然而,他最终未能归来,如同明月沉入碧海一般,永远地离开了人世。他的离世让天空中的白云都似乎带上了愁容,覆盖了整个苍梧山(这里可能借指中国或日本的山川,象征着无尽的哀思)。
这首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悼念日本友人阿倍仲麻吕(即诗中的“晁卿”)所作,表达了对友人逝去的深切哀悼和无限怀念。
情感深沉,意境辽阔:诗的开篇即点明主题——离别与远航,通过“辞帝都”与“征帆一片绕蓬壶”的描绘,展现了友人远赴他乡的壮阔与孤寂。而“明月不归沉碧海”一句,则以明月沉入碧海的壮丽而又哀婉的景象,象征了友人的离世,情感深沉而悲壮。
自然景物寓情于景:“白云愁色满苍梧”一句,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传达内心的哀愁。白云本是无情之物,但在此却仿佛被赋予了人的情感,因友人的离去而满含愁色,覆盖了整个苍梧山。这种寓情于景的手法,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而强烈。
跨越国界的友谊: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李白对友人晁衡的深厚情谊,更展现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跨越国界的友谊。在唐代,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频繁,许多日本学者、僧侣和使节来到中国学习、交流,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和深厚的友谊。这首诗就是这一历史背景下友谊的见证。
艺术特色鲜明:李白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以想象丰富、意境开阔、语言豪放著称。这首诗也不例外,它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的手法,将友人的离世描绘得既壮丽又哀婉,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表达更加生动、形象。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李白为悼念日本友人阿倍仲麻吕所作的一首深情而壮丽的诗篇。它以其深沉的情感、辽阔的意境、自然景物寓情于景的手法以及跨越国界的友谊主题而深受人们喜爱和传颂。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210篇)〕
唐代:
元稹
吾友有宝剑,密之如密友。
我实胶漆交,中堂共杯酒。
酒酣肝胆露,恨不眼前剖。
高唱荆卿歌,乱击相如缶。
更击复更唱,更酌亦更寿。
白虹坐上飞,青蛇匣中吼。
我闻音响异,疑是干将偶。
为君再拜言,神物可见不。
君言我所重,我自为君取。
迎箧已焚香,近鞘先泽手。
徐抽寸寸刃,渐屈弯弯肘。
杀杀霜在锋,团团月临纽。
逡巡潜虬跃,郁律惊左右。
霆电满室光,蛟龙绕身走。
我为捧之泣,此剑别来久。
铸时近山破,藏在松桂朽。
幽匣狱底埋,神人水心守。
本是稽泥淬,果非雷焕有。
我欲评剑功,愿君良听受。
剑可剸犀兕,剑可切琼玖。
剑决天外云,剑冲日中斗。
剑隳妖蛇腹,剑拂佞臣首。
太古初断鳌,武王亲击纣。
燕丹卷地图,陈平绾花绶。
曾被桂树枝,寒光射林薮。
曾经铸农器,利用翦稂莠。
神物终变化,复为龙牝牡。
晋末武库烧,脱然排户牖。
为欲扫群胡,散作弥天帚。
自兹失所往,豪英共为诟。
今复谁人铸,挺然千载后。
既非古风胡,无乃近鸦九。
自我与君游,平生益自负。
况擎宝剑出,重以雄心扣。
此剑何太奇,此心何太厚。
劝君慎所用,所用无或苟。
潜将辟魑魅,勿但防妾妇。
留斩泓下蛟,莫试街中狗。
君今困泥滓,我亦坌尘垢。
俗耳惊大言,逢人少开口。
吾友有寶劍,密之如密友。
我實膠漆交,中堂共杯酒。
酒酣肝膽露,恨不眼前剖。
高唱荊卿歌,亂擊相如缶。
更擊複更唱,更酌亦更壽。
白虹坐上飛,青蛇匣中吼。
我聞音響異,疑是幹将偶。
為君再拜言,神物可見不。
君言我所重,我自為君取。
迎箧已焚香,近鞘先澤手。
徐抽寸寸刃,漸屈彎彎肘。
殺殺霜在鋒,團團月臨紐。
逡巡潛虬躍,郁律驚左右。
霆電滿室光,蛟龍繞身走。
我為捧之泣,此劍别來久。
鑄時近山破,藏在松桂朽。
幽匣獄底埋,神人水心守。
本是稽泥淬,果非雷煥有。
我欲評劍功,願君良聽受。
劍可剸犀兕,劍可切瓊玖。
劍決天外雲,劍沖日中鬥。
劍隳妖蛇腹,劍拂佞臣首。
太古初斷鳌,武王親擊纣。
燕丹卷地圖,陳平绾花绶。
曾被桂樹枝,寒光射林薮。
曾經鑄農器,利用翦稂莠。
神物終變化,複為龍牝牡。
晉末武庫燒,脫然排戶牖。
為欲掃群胡,散作彌天帚。
自茲失所往,豪英共為诟。
今複誰人鑄,挺然千載後。
既非古風胡,無乃近鴉九。
自我與君遊,平生益自負。
況擎寶劍出,重以雄心扣。
此劍何太奇,此心何太厚。
勸君慎所用,所用無或苟。
潛将辟魑魅,勿但防妾婦。
留斬泓下蛟,莫試街中狗。
君今困泥滓,我亦坌塵垢。
俗耳驚大言,逢人少開口。
唐代:
白居易
腊月九日暖寒客,卯时十分空腹杯。
玄晏舞狂乌帽落,蓝田醉倒玉山颓。
貌偷花色老暂去,歌蹋柳枝春闇来。
不为刘家贤圣物,愁翁笑口大难开。
臘月九日暖寒客,卯時十分空腹杯。
玄晏舞狂烏帽落,藍田醉倒玉山頹。
貌偷花色老暫去,歌蹋柳枝春闇來。
不為劉家賢聖物,愁翁笑口大難開。
唐代:
杨巨源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
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
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江州司馬平安否,惠遠東林住得無。
湓浦曾聞似衣帶,廬峰見說勝香爐。
題詩歲晏離鴻斷,望阙天遙病鶴孤。
莫謾拘牽雨花社,青雲依舊是前途。
宋代: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尊前拟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
離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腸寸結。直須看盡洛城花,始共春風容易别。
魏晋:
曹植
端坐苦愁思,揽衣起西游。
树木发春华,清池激长流。
中有孤鸳鸯,哀鸣求匹俦。
我愿执此鸟,惜哉无轻舟。
欲归忘故道,顾望但怀愁。
悲风鸣我侧,羲和逝不留。
重阴润万物,何惧泽不周?
谁令君多念,自使怀百忧。
端坐苦愁思,攬衣起西遊。
樹木發春華,清池激長流。
中有孤鴛鴦,哀鳴求匹俦。
我願執此鳥,惜哉無輕舟。
欲歸忘故道,顧望但懷愁。
悲風鳴我側,羲和逝不留。
重陰潤萬物,何懼澤不周?
誰令君多念,自使懷百憂。
宋代:
喻良能
曲江深院题名处,应有春风得意诗。
为想杏花三十里,却思三五少年时。
曲江深院題名處,應有春風得意詩。
為想杏花三十裡,卻思三五少年時。
唐代:
李白
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
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海内贤豪青云客,就中与君心莫逆。
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梦思。
不忍别,还相随。
相随迢迢访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万壑度尽松风声。
银鞍金络到平地,汉东太守来相迎。
紫阳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楼上动仙乐,嘈然宛似鸾凤鸣。
袖长管催欲轻举,汉东太守醉起舞。
手持锦袍覆我身,我醉横眠枕其股。
当筵意气凌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分飞楚关山水遥。
余既还山寻故巢,君亦归家渡渭桥。
君家严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虏。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轮不道羊肠苦。
行来北凉岁月深,感君贵义轻黄金。
琼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饱无归心。
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鸣,微波龙鳞莎草绿。
兴来携妓恣经过,其若杨花似雪何!
红妆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写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辉,美人更唱舞罗衣。
清风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绕行云飞。
此时行乐难再遇,西游因献《长杨赋》。
北阙青云不可期,东山白首还归去。
渭桥南头一遇君,酂台之北又离群。
问余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纷纷。
言亦不可尽,情亦不可及。
呼儿长跪缄此辞,寄君千里遥相忆。
憶昔洛陽董糟丘,為餘天津橋南造酒樓。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
海内賢豪青雲客,就中與君心莫逆。
回山轉海不作難,傾情倒意無所惜。
我向淮南攀桂枝,君留洛北愁夢思。
不忍别,還相随。
相随迢迢訪仙城,三十六曲水回萦。
一溪初入千花明,萬壑度盡松風聲。
銀鞍金絡到平地,漢東太守來相迎。
紫陽之真人,邀我吹玉笙。
餐霞樓上動仙樂,嘈然宛似鸾鳳鳴。
袖長管催欲輕舉,漢東太守醉起舞。
手持錦袍覆我身,我醉橫眠枕其股。
當筵意氣淩九霄,星離雨散不終朝,分飛楚關山水遙。
餘既還山尋故巢,君亦歸家渡渭橋。
君家嚴君勇貔虎,作尹并州遏戎虜。
五月相呼渡太行,摧輪不道羊腸苦。
行來北涼歲月深,感君貴義輕黃金。
瓊杯绮食青玉案,使我醉飽無歸心。
時時出向城西曲,晉祠流水如碧玉。
浮舟弄水箫鼓鳴,微波龍鱗莎草綠。
興來攜妓恣經過,其若楊花似雪何!
紅妝欲醉宜斜日,百尺清潭寫翠娥。
翠娥婵娟初月輝,美人更唱舞羅衣。
清風吹歌入空去,歌曲自繞行雲飛。
此時行樂難再遇,西遊因獻《長楊賦》。
北阙青雲不可期,東山白首還歸去。
渭橋南頭一遇君,酂台之北又離群。
問餘别恨今多少,落花春暮争紛紛。
言亦不可盡,情亦不可及。
呼兒長跪緘此辭,寄君千裡遙相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