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朱敦儒 的诗 >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代]: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译文及注释

登上金陵城的西门城楼,倚窗远眺,深秋之景尽收眼底。滔滔江水,在夕阳下奔流万里。 中原战乱,官僚流散,什么时候才能收复国土呢?风啊,请你将我的热泪和悲伤吹到扬州前线吧!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鉴赏

朱敦儒的《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是一首表现爱国思想的词作。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由悲观到乐观,感情由低沉到振奋,由抑郁到开朗,把词人那种身世之悲、黍离之悲、家国之悲,写得酣畅淋漓。

词的上片写登楼所见的无边秋色,抒发了山河残破之感。起句写景,在雄浑悲凉中寄寓了词人深沉的情怀。“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不仅展现了壮阔的秋色,也象征了南宋的国势。作者站在西楼上,看到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大江在夕阳下向东流去,这种景象带给人的是一种深沉的悲哀和无奈。

下片则直接抒情,词人目睹山河破碎,感慨世事的变迁,怀念中原故土,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已是事实,于是词人只好寄希望于悲风,托悲风把自己的热泪吹过扬州去,吹到已成为战争前线的前方去。词人因回顾中原沦陷,而悲从中来,心中的万种愁绪无法排解,于是借风寄愁,这也是一种悲愤无奈的表现。

这首词气势悲壮,意境开阔,格调苍凉。词人将个人的身世之悲与国家的沦亡之痛结合起来,将慷慨悲凉的情调,与阔大苍凉的环境描写融为一体,使全词达到了情与景、意与境的完美交融。

创作背景:

朱敦儒是南宋初年的词人,他生活在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历史转折时期。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朱敦儒在战乱中逃往江南,这首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成的。词中表达了词人对国家沦亡的沉痛感慨和对中原故土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展现了他对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的不满和愤慨。

朱敦儒 简介

宋代·朱敦儒 的简介

朱敦儒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 朱敦儒 的诗(8篇)

猜你喜欢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五代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般 一作:一番)


玉楼春·戏林推

宋代刘克庄

戏林推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p>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水调数声持酒听

宋代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山亭柳·赠歌者

宋代晏殊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宋代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

苹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宋代黄公绍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南乡子·乘彩舫

唐代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

水龙吟·春恨

宋代陈亮

闹花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分香,翠绡对泪,几多幽怨。正销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满江红

宋代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宋代姜夔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