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缜简介

韩缜姓名:韩缜

字:玉汝

出生日期:天禧三年(1019年)

逝世日期:绍圣四年(1097年)

籍贯:颍昌(今河南许昌),另有说法为真定灵寿(今属河北灵寿县)人、祖籍开封府阳武县(今河南原阳县)人

身份:北宋大臣、文学家

► 韩缜的诗文(4篇)韩缜的名句(0条)
二、家庭背景

韩缜是参知政事韩亿的第六子,司空韩绛、韩维之弟。

三、仕途经历

早年入仕:庆历二年(1042年),韩缜中进士,起家合肥知县,后除太常博士,监修《三班敕》,对北宋礼制有所补正。

历任要职:迁侍御史、度支判官,出任两浙、淮南、河北转运使。韩绛执政时,韩缜出任盐铁副使,知秦州,为政暴酷,坐罪贬官。后迁还天章阁待制、知瀛州。v 边界谈判:熙宁七年(1074年),会同辽国萧禧定议代北边界,累迁知开封府、龙图阁直学士。

枢密院任职:元丰五年(1082年),担任太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元丰六年(1083年),进为知枢密院事。

拜相秉政:元丰八年(1085年),宋神宗驾崩,宋哲宗即位,高太后垂帘听政,韩缜以前朝重臣拜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与蔡确同秉大政。元祐元年(1086年),坐罪出知颍昌府,历任安武军和奉宁军节度使、西太一宫使,以太子太保致仕。

四、性格特点与为人处世

韩缜所至之处,皆以严称,干练有为,颇有政绩。虽不甚求功名,却也能尽其职责,终至位居二府。

他为政暴酷,在秦州时因怒杀官员傅勍而闻名,当时人送韩缜一句话说:“宁逢乳虎,莫逢玉汝。”以述说他的残暴。

五、文学成就

韩缜在翰林院任职时,与其他官员一同修撰《实录》《国史》等书籍,并为皇帝起草诏令,表现出卓越的文学才能。

晚年退休以后,韩缜在家乡潜心学问,研究历史,撰写了大量的诗词歌赋,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与司马光、苏轼等人交往甚密,互为知己。

六、谥号与后世评价

韩缜去世后,获赠司空,谥号庄敏。

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在新旧党争中也受到了影响。尽管他的才略稍逊于其兄韩绛、韩维,但他以严酷著称,并在文学上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综上所述,韩缜是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生平事迹丰富多样,对北宋政治和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踏莎行·秋入云山

宋代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饮马歌·边头春未到

宋代曹勋

此腔自虏传至边,饮牛马即横笛吹之,不鼓不拍,声甚凄断。闻兀术每遇对阵之际,吹此则鏖战无还期也。

边头春未到,雪满交河道。暮沙明残照,塞烽云间小。断鸿悲,陇月低,泪湿征衣悄。岁华老。


凤箫吟·锁离愁

宋代韩缜

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长亭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但望极楼高,尽日目断王孙。

消魂。池塘别后,曾行处、绿妒轻裙。恁时携素手,乱花飞絮里,缓步香茵。朱颜空自改,向年年、芳意长新。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烛影摇红·上元有怀

宋代张抡

双阙中天,凤楼十二春寒浅。去年元夜奉宸游,曾侍瑶池宴。玉殿珠帘尽卷。拥群仙、蓬壶阆苑。五云深处,万烛光中,揭天丝管。

驰隙流年,恍如一瞬星霜换。今宵谁念泣孤臣,回首长安远。可是尘缘未断。谩惆怅、华胥梦短。满怀幽恨,数点寒灯,几声归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