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殊简介

仲殊仲殊,北宋时期的僧人、词人,字师利,俗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他的诗词作品广受赞誉,尤其在词作方面有着较高的成就。〔► 仲殊的诗文(2篇)仲殊的名句(0条)
早年经历:仲殊生于安州(今湖北安陆),年轻时游荡不羁。他曾应进士试,但未能成功中举。

出家为僧:由于某种原因(有说法是他几乎被妻子毒死),仲殊选择弃家为僧。他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和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有时也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

文学成就:仲殊与苏轼往来甚厚,苏轼曾称赞他“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他的诗词作品广受赞誉,其中词作尤为出色。仲殊有词七卷,名为《宝月集》,但原集今已不传。近人赵万里辑有《宝月集》一卷,共四十六首,而《全宋词补辑》又新补二十二首。

晚年与逝世:徽宗崇宁年间,仲殊自缢而死,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总的来说,仲殊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北宋词人,他的诗词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诉衷情·宝月山作

宋代仲殊

清波门外拥轻衣。杨花相送飞。西湖又还春晚,水树乱莺啼。闲院宇,小帘帏。晚初归。钟声已过,篆香才点,月到门时。


南柯子·忆旧

宋代仲殊

仲殊,北宋时期的僧人、词人,字师利,俗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他的诗词作品广受赞誉,尤其在词作方面有着较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