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裳简介

黄裳姓名:黄裳

字:冕仲(也有说法为“勉仲”)

号:演山、紫玄翁

出生时间: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

逝世时间:建炎四年(1130年)

籍贯:延平(今福建南平)

► 黄裳的诗文(1篇)黄裳的名句(0条)
早年求学与科举:黄裳自幼聪颖好学,精通礼经。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他考中进士第一,从此步入仕途。

仕途生涯:黄裳历任越州佥判、太学博士、秘书省校书郎、大宗正丞、尚书考功员外郎、太常少卿等职。徽宗时,他请求外放,后任颖昌知府等地方官。政和年间(1111~1118年),任福州知府,颇有政绩。宣和七年(1125年),回京任端明殿学士、礼部侍郎,后晋升礼部尚书。

政治见解:黄裳远见卓识,居安思危。他认为“圣人不畏多难而畏无难,备豫不虞,古之善。天下无事而为有事之备,则可以坐享太平”。同时,他也指出“东南城池颓毁无战守具,万一奸人窃发,惧无以制”,后来金国撕毁盟约长驱直入,正应了他的预料。此外,黄裳对王安石推行新政、废科举、以三舍法取士持反对态度。

文学成就: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他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等,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此外,他还喜欢道家玄秘之书,自号紫玄翁,并著有《演山集》60卷。

晚年与逝世:黄裳晚年致力于文学创作和道家研究,他的书法作品也深受神宗赏识。建炎四年(1130年),黄裳去世,葬于府城南剑津里尤坑(今南平市延平区后谷尤坑)。

三、评价与影响

黄裳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同时,他在政治上也表现出卓越的远见和才能,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还有一位南宋时期的黄裳(1146~1194年,或卒于1190年),字文叔,号兼山,四川隆庆府普城人(今广元市剑阁县)。他是一位官员、制图学家,曾辅佐过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并绘成了《苏州石刻天文图》和《苏州石刻地理图》,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不过,此人与上述介绍的北宋黄裳并非同一人。

减字木兰花·竞渡

宋代黄裳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