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

李冶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1] 。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李冶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韩偓

韩偓

韩偓(公元842年~公元923年)。中国唐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

赵嘏

赵嘏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李群玉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黄巢

黄巢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齐政权的开国皇帝。他的生平事迹丰富,具有深远的影响。 一、基本信息 出生年月:约820年(具体年份不详) 逝世年月:884年 出生地: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曹县西北) 二、背景与起义 家庭背景:黄巢出身于盐商家庭,家境富足。他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能,善于骑射,粗通笔墨,更在少年时期展现出诗才。 科举经历:黄巢成年后曾数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中举,这对他的心态产生了重大影响。 起义原因: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地区发生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纳租税,服差役,百姓生活困苦,走投无路。黄巢便聚集在百姓之中,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 三、起义过程 响应起义: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黄巢响应王仙芝起义,起义军声势日益浩大。 独立作战:乾符三年(876年),黄巢与王仙芝因战略分歧而分兵,开始独立作战。 建立政权:广明元年(880年),黄巢攻陷洛阳、长安,即位于含元殿,建立大齐政权,年号“金统”。 四、失败与结局 战斗失利:中和三年(883年),黄巢退出长安,后在与唐军的战斗中多次失利。 败死狼虎谷: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在泰山狼虎谷战败,最终选择自杀(一说为其甥林言所杀),时年六十四岁。 起义余波:黄巢死后,其侄子黄皓率剩余力量继续作战,但在湖南被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标志着唐末农民起义的结束。 五、影响与评价 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唐朝的统治构成了重大打击。起义军在战争中提出了“均平”的口号,反映了农民对土地和财富的渴望,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黄巢作为起义领袖,其英勇善战、敢于反抗的精神为后世所传颂。

裴度

裴度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是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以下是对裴度作为诗人的详细介绍:

颜真卿

颜真卿

一、基本信息

姓名:颜真卿

字:清臣

小名:羡门子

别号:应方

所处时代:唐朝

出生地: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

出生日期:唐中宗景龙三年(709年)

逝世日期: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年8月23日)

主要作品:《多宝塔碑》《劝学诗》《颜勤礼碑》《祭侄文稿》等

主要成就: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创立“颜体”楷书

张说

张说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李频

李频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