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苏轼的名句 > 腹有诗书气自华

腹有诗书气自华

出自宋代苏轼的《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腹有诗书气自华”译文及注释

生活当中身上包裹着粗衣劣布,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光彩夺人。不喜欢陪伴着老儒一块清谈过“烹瓠叶”那样的苦日子,决定随从举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口袋里没有钱不准备择马看春,难以顾及各类豪车。随眼光游走,择定岳父的车马送别女儿出嫁。考试得中仍然可以向世俗的人们夸耀,诏书上如鸦的黑字新写着我的名字。

“腹有诗书气自华”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全诗通过描述诗人的日常生活、志向追求以及科举中第后的喜悦,展现了诗人豁达、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

首联“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诗人以粗衣劣布的形象自居,却自豪地宣称自己胸中有学问,气质自然非凡。这里,“粗缯大布”与“腹有诗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不以外在物质为意,而以内在修养为重的品格。

颔联“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诗人表达了对清谈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科举考试的勉强参与。这里,“厌伴老儒烹瓠叶”暗指诗人不愿沉溺于无意义的空谈,“强随举子踏槐花”则表现了诗人虽非出于本意,但仍愿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颈联“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诗人以囊中羞涩、无法寻春赏景的无奈,以及眼花缭乱地看着他人择婿的热闹场景,进一步表现了自己的清贫与超脱。这里,“囊空不办寻春马”体现了诗人的清贫生活,“眼乱行看择婿车”则反衬出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

尾联“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诗人终于科举中第,得以向世俗夸耀。这里,“得意犹堪夸世俗”表现了诗人对科举成功的自豪与喜悦,“诏黄新湿字如鸦”则以形象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诏书上新写的黑字,象征着诗人新获得的功名与荣誉。

总结

全诗以诗人的日常生活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豁达、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诗人虽身处清贫之中,却胸怀大志,不为外物所动,最终以科举中第证明了自己的才华与价值。这首诗不仅是对诗人个人经历的写照,也是对那个时代士人精神风貌的真实反映。

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188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