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刀断水水更流
出自唐代: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抽刀断水水更流”译文及注释
抛弃我而离去的,昨天的日子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的日子有许多烦恼忧愁。
万里长风吹送秋天南归的鸿雁,面对这种情景可以在高楼上酣畅饮酒。
你的文章如建安风骨那样刚健,我的诗风就像南齐谢朓那样清新激越。
我们都满怀超逸的兴致,豪壮的情思飞扬,想要飞上青天把明月摘取。
抽出宝刀要斩断流水,水更加不停的流;而我举杯饮酒想消除忧愁,结果却更加忧愁。
人活在世上并不符合心志,不如明天就披散头髮,驾一叶小舟漂流(煺隐江湖)。
“抽刀断水水更流”鉴赏
要数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总少不了唐代的李白和杜甫。他们是中国诗坛上两位最负盛名的宗师,在他们之后的诗人,不是学杜就是学李,他们可说对中国的诗歌发展影响至深。要学杜甫,还可以刻苦琢磨以致之,但要学李白,却不是那么容易。他的好处不在于文字格律的精緻,也不在于内容的深刻丰富。李白诗歌呈现的思想纵横恣意,想像奇特,浑然天成,似是诗人一种独特的天赋,常人是学不来的。贺知章就曾在看过李白的作品后称讚他是「天上谪仙人也」,歷来读过他作品的人无不为之倾倒。 李白的诗以浪漫豪放着名,其中记录了他在各处游歷所见,有很多是自我思想感情的表达,豪迈之中又常表现出不得志的忧郁愁烦。他的诗中又常有很多奇特的想像,是其他人造梦也没有想过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是李白的名篇。不熟悉李白诗的人,翻开《唐诗叁百首》或《李白诗选》的目录,看到这样一个长诗题,不会有兴趣立刻翻来看,而一旦翻阅了诗,读者就会感受到它的吸引力。 诗的开始两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是唐诗中少见的长句,各有十一个字,破空而来,一气倾泻而出。昨日的美好日子既是「弃我去」,又「不可留」;今日既是「乱我心」,又「多烦忧」。烦沓的句子教人感到其烦之重,其心之乱。 第叁、四句又忽然开阔起来,点题写眼前景:在高楼(谢朓楼)为族叔李云饯别。「长风万里送秋雁」可以是在高楼上看到的景色,「送秋雁」又可暗指送别李云。第五句称讚李云的文章有建安风骨;第六句以南朝着名诗人谢朓自比。两句既回应「谢朓楼」,又写饯别的主和客,都用了隐喻的手法。 在这种开阔的环境下,李白的「逸兴」又来了,想飞到天上看明月。第七、八句最有李白的特色,「飞」、「上青天」、「月」都是在李白诗中常见的题材。李白有丰富的想像力,又特别有豪情壮志,常有飞越现实世界的奇想。不过,酒酣尽兴之后,李白不得不回到现实,想到自己的际遇,愁烦又起,有如斩不断的流水,无法销除排解。他本想借酒销愁,却不料酒入愁肠愁更愁。既然人生在世不称意,便想到驾一叶扁舟,遁迹江湖。 这首诗写于天宝末年,当时的唐帝国已开始衰落,李白的际遇也很不好。全诗十二句,只有四句真正点题,其余八句都是说自己的感受。通篇说愁说忧,却毫不会叫人郁闷,没有压抑感,反而是感受到一股豪气。李白的才情,常给人超脱俗世之感,大概他本来就不属于尘世,不适应官场也是理所当然了。「散髮弄扁舟」,似乎是他应有的归宿。 李白的诗一向不拘一格,豪情奔放,像诗的第一、二句都有个「者」字,像散文句式多些;又在同一诗句中重复用字,例如第一、二句的「日」重复了四次,第九句的「水」重复了两次,第十句的「愁」重复了叁次。这本来是写诗的大忌,会令人觉得不够精炼。而李白确是艺高人胆大,利用字的重复表现出愁烦之多、心情之乱的感受。第叁至六句则含意丰富,既写景又写人,既写古人又写眼前人,既称誉要送别的人又作自况。全诗用字浅白,但表现了丰富的内容和张力,令人诵读之余,不禁也想与李白一起浮一大白。 创作背景 藉饯别校书叔云,抒发心中的忧愁,并同情对方之不遇;逸兴标举,奇情横想,是李集中浪漫的名作。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2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