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杜甫的诗 > 又观打鱼

又观打鱼

[唐代]:杜甫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干戈兵革鬬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又观打鱼”译文及注释

清晨时分,苍江之上,渔民们开始集结捕鱼。他们设下渔网,提纲挈领,一时间万鱼争逃,场面紧张而激烈。熟练的渔民驾舟如飞,破浪前行,勇敢地用叉子刺入波涛中捕捉鱼儿。小鱼们纷纷逃脱,难以计数,而半死半活的鱼儿则还在水中挣扎。大鱼们则因受伤而垂头丧气,有的勉强在泥沙中挣扎站立。我(诗人)已多次来到东津观看捕鱼,主人停下切割鱼片的动作,与我们一同倾杯饮酒。日暮时分,蛟龙改变了它们的巢穴,而山脚下的鳣鲔则随着云雷游动。世间战乱不断,争斗未止,而那些象征着吉祥的凤凰麒麟又在哪里呢?我们这些人为什么要放纵这种以捕鱼为乐的行为呢?这是对自然生命的极大浪费,也是圣贤所哀叹的啊!

“又观打鱼”鉴赏

生动描绘:诗的前半部分生动描绘了渔民捕鱼的场景,通过“设网提纲万鱼急”、“能者操舟疾若风”等句,展现了捕鱼的紧张与刺激。同时,对鱼儿生死挣扎的细腻描写,也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自然的残酷。

情感转折:从“东津观鱼已再来”开始,诗的情感逐渐转向深沉。诗人通过“主人罢鲙还倾杯”与“日暮蛟龙改窟穴”等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而“干戈兵革鬬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则直接提出了对人类战争与自然和谐的质疑。

深刻反思:诗的最后两句“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表达了诗人对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他认为,人类以捕鱼为乐,实际上是对自然生命的极大浪费,这种行为违背了圣贤的教诲,也值得人类深思。 表达的情感:

全诗通过描绘捕鱼场景,逐步深入,最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对人类战争的厌恶以及对人类行为的深刻反思。他呼吁人们应该珍惜自然、尊重生命,而不是放纵自己的欲望去破坏和谐的自然环境。这种情感体现了诗人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他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165篇)

猜你喜欢

又观打鱼

唐代杜甫

苍江鱼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

小鱼脱漏不可记,半死半生犹戢戢。

大鱼伤损皆垂头,屈强泥沙有时立。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干戈兵革鬬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