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光

[宋代]:徐钧

河兵已渡迫饥寒,道路奔驰正急难。

不是信都同助顺,王郎未必死邯郸。


“任光”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紧迫而充满戏剧性的历史或虚构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对比,传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历史意义。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

河边的士兵们已经渡河而来,他们因饥饿和寒冷而迫不及待。在道路上,他们疾驰着,正面临着急迫的困难和挑战。如果不是信都(这里可能指某个地方或势力)与他们同心协力,共同助顺(即顺应正义或时势),那么王郎(可能是一个反派角色或敌对势力)未必会在邯郸(古地名,常作为战争或政治斗争的焦点)失败丧命。

“任光”鉴赏

这首诗首先通过“河兵已渡迫饥寒,道路奔驰正急难”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士兵们渡河而来、饥寒交迫、急于求生的紧迫场景。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士兵们的艰难处境,也暗示了即将到来的战斗或挑战的严峻性。

接着,“不是信都同助顺”一句,通过假设性的转折,强调了信都(或其代表的势力)的支持与帮助对于士兵们乃至整个局势的重要性。这里的“助顺”可以理解为顺应正义、时势或民心,暗示了正义的力量和民心所向的重要性。

最后,“王郎未必死邯郸”一句,通过对比和假设,进一步突出了信都等势力的支持对于改变战局、决定胜负的关键作用。如果没有这些支持,王郎(反派或敌对势力)可能会继续嚣张,甚至取得胜利。但正因为有了正义力量的支持和帮助,王郎最终才在邯郸失败丧命。

全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刻的对比,表达了对于正义力量的赞美和对于团结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历史进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交织的深刻思考。在诗中,士兵们的艰难处境、信都等势力的支持以及王郎的最终失败,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复杂。

至于全诗表达的具体感情,可以概括为对正义力量的崇敬、对团结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历史进程中偶然性与必然性相互交织的感慨。

徐钧简介

宋代·徐钧的简介

徐钧精于史学:徐钧精通史学,他根据《资治通鉴》所记载的历史事实,创作了大量的史咏诗,总数达到一千五百三十首。这些诗作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 现存作品:尽管徐钧创作了大量的史咏诗,但现存的只有《史咏集》二卷,且五代部分已经佚失。这些诗作以《宛委别藏·史咏集》为底本,同时参考了《续金华丛书》本进行校勘。 ...〔► 徐钧的诗(2篇)

猜你喜欢

任光

宋代徐钧

河兵已渡迫饥寒,道路奔驰正急难。

不是信都同助顺,王郎未必死邯郸。


送邹判官往陈留

唐代张继

齐宋伤心地,频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农废汶阳耕。

国使乘轺去,诸侯拥节迎。

深仁荷君子,薄赋恤黎甿。

火燎原犹热,波摇海未平。

应将否泰理,一问鲁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