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解漫天作雪飞”译文及注释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纷纷争奇斗艳。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惟解漫天作雪飞”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晚春的繁丽景色,同时寄寓了诗人惜春的思想感情。诗的前两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争芳斗艳、竞相盛开的景象。一个“斗”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花、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后两句“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则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杨花榆荚来写“晚春”,指出杨花榆荚虽然不像百花那样鲜艳美丽,但面对即将逝去的春天,它们也毫不示弱,纷纷化作雪花随风飘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诗人借此表达了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花草树木竞相争艳、杨花榆荚漫天飞舞的景象,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韩愈在晚春时期写的一首七言绝句。当时,韩愈已经年逾四旬,对人生、自然和社会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看到春天即将逝去,花草树木都在竭尽全力地展现自己的美丽,以留住春天的脚步。这种景象让韩愈深受触动,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寄寓了自己要珍惜光阴、不失时机的人生态度。韩愈简介
唐代·韩愈的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韩愈的诗(3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