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龚自珍的名句 > 化作春泥更护花

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化作春泥更护花”译文及注释

浩浩荡荡的离别愁绪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离开北京,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辞官归乡,犹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化作春泥更护花”鉴赏

《己亥杂诗·其五》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这首诗的译文为:“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这首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诗人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也是轻松愉快的,因为诗人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另有一番作为。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复杂而真实的心境。

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诗中的“落红”并非无情之物,而是即使化作春泥也要继续滋养花朵,这种精神体现了诗人无私奉献、关怀后代的情怀。诗人在这里以落花自比,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然心系国家、关心民族命运的志向。

这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精神。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寓意深刻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爱国热情和改革精神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龚自珍在辞官南返杭州的途中创作的。当时正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龚自珍作为一位有远见卓识的改良主义者,深感国事艰难,希望通过改革来挽救国家的命运。然而,由于朝廷的腐败和顽固派的阻挠,他的改革主张无法实现,最终只能辞官离京。在离开京城的途中,他目睹了国家的衰败和人民的苦难,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和忧虑。这种情感在《己亥杂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抒发。

龚自珍简介

清代·龚自珍的简介

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龚自珍的诗(25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