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通常认为是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的一部分,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展现了深闺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深切思念与无尽等待。全诗通过一系列的场景转换和细节描写,层层递进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
译文大意
她忆起梅花盛开时,曾独自前往西洲折梅,想要折梅寄给远在江北的心上人。她身着杏红色的单衣,双鬓如同幼鸦般乌黑油亮。她询问西洲究竟在何方,得知需渡过那座桥头,划动双桨前往。日暮时分,伯劳鸟振翅而飞,乌臼树在晚风中摇曳。她回到家中,门前树影婆娑,门内隐约可见她翠绿色的首饰。然而,开门却不见情郎归来,她只好出门去采红莲,以排解心中的思念。
在南塘的秋日里,莲花盛开,高过了人头。她低头把玩着手中的莲子,莲子清澈如水,正如她纯洁无瑕的心。她将莲子放在袖中,那莲心鲜红如火,象征着她对爱情的热烈与执着。但思念之情并未因此消减,她抬头望向天空中飞过的鸿雁,希望它们能带去她的思念。鸿雁飞满了西洲的天空,她却只能登上高楼,远望那不可见的身影。高楼之上,栏杆曲折,她垂手而立,手指如玉般明润。她卷起帘子,只见天高云淡,海水荡漾着碧绿的波光。在这悠长的梦境中,她与心上人共同承受着离愁别绪。她希望南风能够懂得她的心意,将她的梦境吹到西洲,与心上人相聚。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鉴赏
全诗以女子的视角展开,通过一系列细腻的场景描绘和生动的细节刻画,展现了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等待。从折梅寄情到采莲寄思,再到高楼望远、梦中相聚,女子的情感层层递进,逐渐深化。她的思念之情如同那连绵不绝的海水,既广阔又深沉。 全诗的语言优美流畅,意象丰富生动,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刻画,巧妙地传达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中还运用了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 总之,《西洲曲》的这一段诗句深刻地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情郎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等待之情。它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构建,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描写爱情的经典之作。南北朝乐府简介
唐代·南北朝乐府的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