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暮雨子规啼”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杂诗三首·其二》,全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你从我的故乡来,应该了解故乡的许多事情吧。
请问你来日(即你离开故乡后),我家绮丽的窗前,那株寒梅是否已经开花了呢?
“潇潇暮雨子规啼”鉴赏
这首诗虽短,却情感深长,通过询问友人关于故乡寒梅是否开花的小事,巧妙地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深切关怀。 起兴与情感铺垫:“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开篇即以“君自故乡来”为引子,自然引出对故乡的询问,既是对友人的亲切招呼,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应知故乡事”的设问,为下文的具体询问做了铺垫。 细节见真情:“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诗人没有直接询问故乡的宏大变化或人事变迁,而是选取了窗前寒梅这一具体而微的细节。寒梅作为故乡的象征,不仅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也体现了诗人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淡泊的情怀。通过询问寒梅是否开花,诗人实际上是在询问故乡的近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关怀和思念。 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直白的抒情,而是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含蓄地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意境深远,余味无穷,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诗人那份深沉而细腻的情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询问故乡寒梅是否开花的小事,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关怀之情。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含蓄的表达方式,将这份情感传递给了读者,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情感的深度。苏轼简介
宋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苏轼的诗(18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