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然面对生命中的失去
- 《读后感》
- 2024-08-29 11:12:28
图书作者与内容简介
烟愁是一本充满了浓浓的情感的书,作者的描述虽平舖直述却扣人心弦。文中作者细细的描述童年的种种回忆,每个篇幅都描述了她对不同人事物的独特情感。
琦君,本名潘希真,生于民国六年,浙江永嘉人。从小生长在小村庄的她,儿时有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无论是家里的长工伯伯,亦或是村里的乞丐等等,作者都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
每个篇幅都散发出了浓浓的相思、淡淡的哀愁,让人心情随之起舞。
我的观点

看了这么多琦君儿时的点点滴滴,时而哀伤,时而逗趣,透过她的描述,彷彿自己亲生经历了一般。
琦君的一生当中不断的面临亲人的死亡,在〈金盒子〉中,她述说了丧失亲人的伤痛,不仅在儿时失去了亲生的哥哥,10年后寄养的弟弟也不幸夭折,求学阶段甚至失去了爱她的双亲,没有亲人可以依靠,她并没有因为面对这些而被忧伤击垮,能够坦然的透过文章抒发她对亲人深深的思念,我相信她已经找到了面对悲伤的那份力量,这是很不容易的,我真心的佩服她成熟的态度。转过头来看看此刻的自己,有爱我的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有兄弟姊妹的陪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这本书提醒了我亲情是何等可贵。
作者的童年在小村里过得多彩多姿,在看似平凡无趣的生活中,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和村里每个人的交集,都改变了她对未来人生的看法,每个人都有他们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经历、不同的苦楚,过去的年代不是人人都可以读书,有些人一心向学却没有足够的金钱,有些人从小有伟大的抱负却在战场上受了伤,没有办法完成。种种的悲哀和无奈,此时的我们很难体会。生活在水泥丛林之中的我们,经常遗忘了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爱,是什么冷却了最初的温暖?是科技吗?是忙碌的生活吗?还是逐渐扭曲的价值观?这些议题值得我们仔细的探讨。
战争也带给了琦君不小的影响,〈云居书屋〉中提到,因为战争,她没能保护好过世的爸爸所宝贝的丛书,没能及时回到故乡见病危的妈妈最后一面,没能把对她来说充满纪念性的宝物留在身边。战争粉碎了无数个家庭,毁坏了无数个梦想,它带来了深沉的哀愁。琦君后来移居到我们,但她对故乡的怀念依旧不变。我也为身处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感恩,能够待在自己所爱的土地,能够读自己想读的学校,能够梦想,对过去的人来说并非习以为常。
迁居到我们以后,琦君有了自己的家庭,重新拾回了失去已久的亲情。有一次,很不幸地他们家遭了小偷,丈夫的衣服全被偷得一件也不剩,他们并没有把时间花在埋怨或懊悔,而是尝试去发觉这件事情带给他们的益处,从此丈夫出门前不再需要烦恼该穿什么而耽误了时间,朋友的帮助也让他们体会到友情的温暖。还有一次,他们因误信了友人而倒帐,打破了他们对未来美丽的希望,虽然愤怒,但他们很快地重新站起来,此后的生活也不再为小事而争吵,反而能更加体贴彼此的需要。生活中我们也会不断遭遇难以想像的灾祸,学习在失去中看见得到,可以免去许多不必要的负面情绪。
琦君对生命的韧性让我讚叹不已,和她相较起来,我那些琐碎的烦恼根本微不足道。坦然面对失去,提高自己的抗压性,且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是我从她身上看见的内在美,期盼我自己也能成为一位坚强、知足,且勇于面对的女性。
本文由作者笔名:古诗词鉴赏于 2024-08-29 11:12:28发表在本站,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不能盲信。
本文链接: http://www.wenshanshuhai.com/duhougan/9369.html
相关文章
- 1. 学校学万事
- 2. 烽火下的人性抗争与和平幼苗
- 3. 心之诗
- 4. 真相所带来的震撼
- 5. 晨读十分钟:成长故事集
- 6. 如何在人生逆境中"逆进"
- 7. 从日本三代家庭的困境,看家庭教育的重要
- 8. 帝国边陲的美丽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