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范成大的诗 > 秦楼月·楼阴缺

秦楼月·楼阴缺

[宋代]:范成大

楼阴缺。兰干影卧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_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秦楼月·楼阴缺”译文及注释

楼阁的阴影中露出一角,栏杆的影子静静地躺在东厢房前,空中皓月一轮。清风和露水一起,让杏花显得如同白雪一般洁白。隔着烟雾,可以听到催促时光的漏壶中,铜龙滴水的声音,宛如低声哀鸣。厢房里帷幕昏暗,灯火摇曳,灯芯已经结成了花。面对这结花的灯火,我只做了一会儿春梦,便仿佛游遍了辽阔的江南。

“秦楼月·楼阴缺”鉴赏

这首词是南宋词人范成大所作,描写的是春闺少妇怀人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词人的某种情感。词的上阙写楼外月色夜景,以“楼阴缺”开篇,暗示春天的到来,阳光(或月光)透过楼阴,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接着,以“栏干影卧东厢月”进一步描绘出春日夜晚的宁静与美好。然后,通过“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勾勒出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景图。月光、风露和杏花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词的下阙则描绘了夜幕降临后的室内景象以及少妇的愁思。烟雾弥漫,漏壶的水声清晰可闻,罗帏低垂,灯光昏暗。这种氛围给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感觉,也为后面的梦境描绘做了铺垫。最后,词人将读者的思绪引向美好的梦境,在梦中,人们仿佛能看到江南的美景,感受到那辽阔的天空和无尽的春意。整首词以景入梦,以梦衬景,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词人心中的那份宁静与美好,以及淡淡的哀愁。

表达的情感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闺中少妇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内心的孤寂与惆怅。通过描绘春夜的月色、杏花、漏声等景象,词人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从而衬托出少妇内心的情感。同时,词中也流露出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无奈。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词充满了韵味与深度。

此外,也有观点认为这首词不仅表达了闺中少妇的怀人之情,还寄托了词人对故土与故人的无限相思眷恋之情。这种解读增加了词作的内涵与层次,使得读者在品味词作时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情感共鸣。

范成大简介

宋代·范成大的简介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范成大的诗(27篇)

猜你喜欢

秦楼月·楼阴缺

宋代范成大

楼阴缺。兰干影卧东厢月。一天风露,杏花如雪。

隔烟催漏金_咽。罗帏暗淡灯花结。灯花结。片时春梦,江南天阔。


满庭芳·碧水惊秋

宋代秦观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