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贺的诗 > 高轩过

高轩过

[唐代]:李贺

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高轩过”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东京才子形象,并借以抒发了作者自身的抱负与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译文及赏析:

译文

他身着华丽衣裳,翠绿的织锦如同青葱般鲜亮,金环装饰的马缰在手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马蹄声隐隐作响,如雷贯耳,他气势如虹地进门下马,尽显英姿飒爽。

人们都说他是来自东京的杰出才子,文章大家,胸中藏有二十八宿的学识,智慧之光如九颗星辰般照耀贯穿其心灵深处。在殿堂之前,他挥毫作赋,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能弥补自然造化的不足,连天都为之失色。

然而,这位才高八斗的书生,眉宇间却带着一丝秋蓬般的飘零之感,谁又能想到,这看似枯萎的草木,竟能绽放出如华风般绚烂的生机呢?

我如今如同折翼之鸟,依附于高飞的冥鸿(指大鸟,也比喻高人或远志),期待有朝一日能摆脱困境,不再为卑微的现状所羞,如同蛇化龙般实现蜕变与飞跃。

“高轩过”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塑造了一个集才华与风度于一身的东京才子形象。诗人以“华裾织翠”、“金环压辔”等细节,展现了才子外在的华贵与不凡;又以“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照耀贯当中”等句,突出了其内在的学识渊博与智慧超群。

同时,诗人也巧妙地借才子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憧憬。一方面,他感叹自己如同秋蓬般漂泊不定,为现状所困;另一方面,他又满怀希望地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摆脱困境,实现自我价值的飞跃与升华。这种矛盾而又坚定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张力与感染力。

此外,诗中的“笔补造化天无功”一句,更是对才子才华的极高赞誉,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文学创作能够超越自然、创造奇迹的理想追求。而“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的结尾,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追求梦想的豪迈情怀。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 李贺的诗(42篇)

猜你喜欢

三日寻李九庄

唐代常建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

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