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悲白头翁
[唐代]: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顔色,坐見落花長歎息。
今年花落顔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複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顔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顔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繡,将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卧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盛开,花瓣随风飞舞,最终会飘落到哪户人家呢?洛阳城中的女子爱惜自己的容颜,坐在那儿看着落花不断,长声叹息。今年花落了,颜色不再鲜艳,明年花开时,赏花的人又会是谁呢?已经见到松柏被砍伐作柴薪,更听说沧海变成了桑田。古人曾经漫步的洛城东,如今的人们依旧面对着落花春风。年年岁岁,花儿总是那么相似地绽放;岁岁年年,人的面貌却各不相同。我要告诉那些正值青春盛年的红颜女子,应当怜悯那些已经半死半生的白头老翁。这位老翁如今白发苍苍,实在令人可怜,想当年他也是一位红颜美少年啊。他曾在公子王孙的芳树下,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享受着光禄池台中文绣般的繁华,将军楼阁中如画的神仙般生活。然而,一旦他卧病在床,身边便无人相识,那三春时节的行乐又在哪里呢?女子美丽的蛾眉能维持多久呢?转瞬间,乌黑的头发就变得如同乱丝般的白发。只要看看古来那些歌舞欢娱的地方,如今只剩黄昏时分的鸟雀在那里悲哀啼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表作《代悲白头翁》,通过描绘洛阳城东的桃李花开花落,以及洛阳女儿对容颜易老的感慨,引出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将青春的美好与老年的凄凉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世事变迁、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希夷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环境有关。唐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变数和动荡的时代。刘希夷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可能在享受过繁华之后,对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此外,他与舅舅宋之问的矛盾也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复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希夷,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年约为公元651年至680年之间,字延之(也有资料称字庭芝),汉族,出生于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他自幼聪明过人,过目不忘,深受外祖父宋令文喜爱。上元二年(675年),他与舅舅宋之问一同考中进士,但仕途并不顺利。刘希夷的诗歌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藻婉丽,意旨悲苦。他的代表作《代悲白头翁》更是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的生平事迹和具体创作年代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模糊之处,但他的诗歌成就和文学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
唐代·刘希夷的简介

刘希夷,唐代著名诗人,大约生活在公元651年至680年之间,字延之(也有资料称字庭芝),汉族,出生于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以诗歌创作闻名于世,尤其擅长歌行体,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悲剧结局:据传,刘希夷因舅舅宋之问觊觎其《代悲白头翁》中的佳句,而遭到宋之问的嫉妒和杀害。这一事件不仅令人惋惜,也反映了当时文坛的复杂和残酷。
四、后世影响
文化传承:尽管刘希夷的一生短暂且充满悲剧色彩,但他的诗歌却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技巧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唐诗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纪念与传承:为了纪念刘希夷这位伟大的诗人,汝州市等地还修建了刘希夷墓园等纪念设施,并举办了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和文化交流活动,以传承和弘扬他的诗歌精神和文化遗产。 ...〔
► 刘希夷的诗(1篇)〕
唐代:
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顔色,坐見落花長歎息。
今年花落顔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複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顔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顔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繡,将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卧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