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译文及注释
洛阳城东的桃花李花盛开,花瓣随风飞舞,最终会飘落到哪户人家呢?洛阳城中的女子爱惜自己的容颜,坐在那儿看着落花不断,长声叹息。今年花落了,颜色不再鲜艳,明年花开时,赏花的人又会是谁呢?已经见到松柏被砍伐作柴薪,更听说沧海变成了桑田。古人曾经漫步的洛城东,如今的人们依旧面对着落花春风。年年岁岁,花儿总是那么相似地绽放;岁岁年年,人的面貌却各不相同。我要告诉那些正值青春盛年的红颜女子,应当怜悯那些已经半死半生的白头老翁。这位老翁如今白发苍苍,实在令人可怜,想当年他也是一位红颜美少年啊。他曾在公子王孙的芳树下,清歌妙舞于落花之前,享受着光禄池台中文绣般的繁华,将军楼阁中如画的神仙般生活。然而,一旦他卧病在床,身边便无人相识,那三春时节的行乐又在哪里呢?女子美丽的蛾眉能维持多久呢?转瞬间,乌黑的头发就变得如同乱丝般的白发。只要看看古来那些歌舞欢娱的地方,如今只剩黄昏时分的鸟雀在那里悲哀啼叫。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表作《代悲白头翁》,通过描绘洛阳城东的桃李花开花落,以及洛阳女儿对容颜易老的感慨,引出了对人生无常、时光易逝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将青春的美好与老年的凄凉进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同时,诗中还蕴含着对世事变迁、历史沧桑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希夷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环境有关。唐代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代,但同时也是一个充满变数和动荡的时代。刘希夷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可能在享受过繁华之后,对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此外,他与舅舅宋之问的矛盾也可能对他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人际关系的复杂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作者介绍 刘希夷,唐代著名诗人,生卒年约为公元651年至680年之间,字延之(也有资料称字庭芝),汉族,出生于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他自幼聪明过人,过目不忘,深受外祖父宋令文喜爱。上元二年(675年),他与舅舅宋之问一同考中进士,但仕途并不顺利。刘希夷的诗歌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藻婉丽,意旨悲苦。他的代表作《代悲白头翁》更是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的生平事迹和具体创作年代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模糊之处,但他的诗歌成就和文学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刘希夷简介
唐代·刘希夷的简介

猜你喜欢
- 樊姊玉奴恨,小钿疏唇,洗妆轻怯。
- 待涨绿春深,落花香泛,料有断红流处,暗题相忆。
出自 宋代 吴文英: 《秋思·荷塘为括苍名姝求赋其听雨小阁》
-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 即位,其无蒲、狄乎!
- 丁东敲断,弄晴月白。
出自 宋代 吴文英: 《秋思·荷塘为括苍名姝求赋其听雨小阁》
-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
出自 五代 李煜: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出自 宋代 苏轼: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
- 不寐倦长更,披衣出户行。
- 后于广陵相见,美其爱文好古,浪迹方外,因述其行而赠是诗。
出自 唐代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并序》
-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出自 宋代 柳永: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