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名句 > 杜甫的名句 > 信知生男恶

信知生男恶

出自唐代杜甫的《兵车行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信知生男恶”译文及注释

兵车隆隆响,战马萧萧鸣,远征的士兵腰间都挂上了弓箭。

爹娘妻儿奔跑来送行,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以致看不见咸阳桥。

送行的人牵着士兵衣服,拦在路上顿脚痛哭,哭声直上天空衝入云霄。

路旁经过的人问正在行走的士兵,士兵只说因为徵兵很频繁。

有的人十五岁便到黄河以北去戍守,到了四十岁还要到西部边疆去屯田。

出发时里长替他包裹头巾,回来时头髮已白,还要再去防守边疆。

边疆无数士兵流血像海水般,但武皇开拓边疆的念头仍未停止。

您没听说汉家华山以东二百个州,万千村落都长满了荆棘吗?

即使有健壮的妇女拿着锄犁耕种,庄稼也在田里长得杂乱无章。

何况秦地的士兵能够经得起苦战,被驱使去作战与鸡犭没有分别。

长者虽然有所问,服役的人怎敢申诉怨恨?

就像今年冬天,函谷关以西的士兵也不得休息。

县官紧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税,租税可从哪里拿出?

实在知道生男孩是坏事情,反而生女孩更好。

生女孩还能够嫁给近邻,生男孩只会死于沙场埋没在荒草里。

您没有看见吗?青海的边上,自古以来战死士兵的白骨没有人收殓。

新鬼喊冤旧鬼哭泣,天阴下雨时便有凄厉的哭叫声!

“信知生男恶”鉴赏

「行」乃乐府诗歌中之一体。明徐师曾《文体明辨》云:「自琴曲之外,其放情长言,杂而无方者曰歌;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曰歌行。」本篇主题为反战,讽刺无限制的开边政策的徒苦人民,无裨国计,以唤醒野心统治者的觉悟。作者假问答礼,託行人之口烘托战争之残酷。「车辚辚」叁句,写集合出发前之景象。「耶孃」四句,写送行者之悽惨。由「道旁行者」句至篇尾始正写人民受战祸之惨,而仍分如下五层写:(一)自「行人但云」至「武皇开边」,写行人本身之惨。(二)自「君不闻」至「被驱」句,写民间蒙受战祸之惨。(叁)自「长者虽有问」至「租税何从出」,进一步合写行人与民间现蒙战祸之惨。(四)自「信知生男恶」至「生男埋没随百草」,暗应上「耶孃妻子走相送」一层意思。(五)自「君不见青海头」至篇尾,引古来战争之惨作结,以见今后万万不宜再蹈覆辙。全篇语语反战,而实无一语反战;实烘云托月法之最高运用。

杜甫简介

唐代·杜甫的简介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165篇)

猜你喜欢